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混合发电系统的动态优化研究

来源 :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第二十五届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min62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电力运行中,负荷是多变的并且难以预测,因此以发电系统输出能够响应负荷变化且具有较高发电效率为目标,确定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燃气轮机混合发电系统的动态优化目标函数。针对混合发电的复杂动态优化问题,将迭代思想和改进了的遗传寻优操作相结合,设计改进的迭代遗传算法(NIGA),该算法利用改进的遗传寻优操作在求解优化问题时简洁、便利、高效的特点,结合迭代法消除对控制变量离散化带来的误差,使优化指标和运行轨迹不断趋于最优。仿真实例证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其他文献
传统的双馈电机矢量控制系统通常采用基于电压SPWM技术的控制方法,本文引入电流滞环跟踪PWM技术将控制系统简化,并针对所设计的滞环矢量控制系统设计了一个简洁的开环转速观测方案。通过PSCAD/EMTDC软件仿真验证了控制系统的和转速观测方案的有效性。
本文分析了风速的建模和DFIG的建模,利用Matlab组建含风力发电机组的电网模型,针对不同的控制方式,对风速随机变化以及系统电网发生不同地点的单相接地短路时的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及分析了各种情况下对电网电压的影响。
本文主要研究了风力发电系统中双馈异步电机和恒速异步电机的稳态模型,利用该稳态模型,当风力发电机组接入配电网时,提出将风力发电机组作为特殊的PQ节点来处理;在考虑风机接入配电网的情况下,应用遗传算法的染色体编码将电容器的整数规划化转化为0-1规划,寻找无功最优补偿点及对电容器的投切进行优化。利用IEEE的配电网33节点算例对提出的模型和无功优化方案进行仿真,仿真的结果表明,本文所提出的模型和优化方案
风电是一种不可控的间歇式能源,大规模集中接入电网必然对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带来冲击。本文分析了风电场闪变和谐波产生的原理,并通过对齐岳山风电场所在电网及其接入系统方案的详细分析,根据相关标准计算了齐岳山风电场接入后的电压波动、电压偏差、闪变、谐波和传递至电网负荷节点后的闪变值。
最优潮流是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强有力的工具,而大型风电场的渗入给传统的电力系统潮流优化带来了新的挑战。本文基于风电注入功率和负荷波动性的特点采用分时段策略将研究周期分为各个不同的时段,以该时段风机输出功率和负荷需求的期望值作为机组的有功出力和负荷值,从而模拟其动态变化过程;结合双馈风电机组无功功率调节的特性,本文分别在电网调度模式和电机损耗最小模式下确定合理的机组功率因数;为了使所提模型适用于大型风
本文通过分析光伏电池及未来大规模光伏发电接入电网的特点,针对大功率光伏并网发电系统,提出一种三电平光伏并网逆变系统的设计。与传统两电平逆变并网技术相比,该方法可以有效改善输出电压的波形。文章通过研究三电平逆变器的结构,建立了逆变器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建立系统的MATLAB/Simulink仿真模型,初步验证了光伏并网三电平逆变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光伏并网逆变技术的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提出了光伏发电系统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的概念。首先利用模糊法对光伏发电系统各输出母线进行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然后利用能量赋权法对已经得到的光伏发电系统各输出母线的评估结果进行加权,从而得到整个光伏发电系统电能质量的综合评估结果。该评估结果可对电能质量从局部到整体进行全面的考察。
详细分析了双馈风电机组LVRT功能的实现原理,并在电力系统仿真分析软件PSASP中建立双馈风电机组和LVRT功能模型,采用地理接线图的形式直观的表示风电场外部系统发生短路故障瞬间对风电机组端电压的影响,并以我国某地区电网为例来分析在风电场接入方式不同的情况下系统短路故障对风电机组的影响,最后根据仿真结果给出风电机组LVRT能力的最低电压限值要求。分析结果表明,风电机组LVRT能力的最低电压限值要求
双馈风力发电机组(DFIG)以其变频器容量小,可实现有功、无功功率的独立控制的优点,成为大型变速恒频风电机组采用的主要型式。该文首先推导了同步旋转dq坐标系下DFIG等值模型,然后分别基于定子电压定向和定子磁链定向的矢量控制的思想设计出电网侧和转子侧换流器的控制框图。通过对一台2MWDFIG风力发电机组在较为恶劣的风速条件下的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控制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从风力机特性入手,探讨了最大风能追踪的方法;建立了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恒定开关频率的直接功率控制方案,实现了有功,无功功率的解耦控制;仿真研究验证了控制方案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