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陆地棉杂交种湘杂棉3号的光合速率杂种优势日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以中国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的棉花杂交种湘杂棉3号正、反交杂种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各材料花铃期主茎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和不同温度下光响应特征进行测定。主要结果是:(1)湘杂棉3号正交F1、反交F1和父本、母本的净光合速率均在上午10:00达到最大值。10:00-12:00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与大气相对湿
【机 构】
:
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南京 210095 湖南棉花研究所,湖南 常德 4151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陆地棉杂交种湘杂棉3号的光合速率杂种优势日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以中国长江流域大面积推广的棉花杂交种湘杂棉3号正、反交杂种及其亲本为材料,对各材料花铃期主茎功能叶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规律和不同温度下光响应特征进行测定。主要结果是:(1)湘杂棉3号正交F1、反交F1和父本、母本的净光合速率均在上午10:00达到最大值。10:00-12:00净光合速率明显下降。净光合速率下降与大气相对湿度降低、气温升高和叶片蒸汽压亏缺有密切关系。(2)正交F1、反交F1的净光合速率最大超亲优势分别为27.34%和43.13%,均出现在下午13:00-17:00,叶片处于高光强(>1000μmol·m-2·s-1)、高温(≥40℃)和低空气相对湿度(≤40%)等逆境条件下。
(3)在高温(≥40℃)条件下,杂交种的叶片表现18.82%~251.85%的自降温超亲优势。杂交棉高温逆境条件下净光合速率优势表达与叶片自降溫有关。(4)不同温度下的光响应结果表明,在1000μmol·m-2·s-1以下的光强下,杂交种的净光合速率在28℃、36℃、40℃3个温度下均没有超亲优势。
在1000μmol·m-2·s-1以上光强下,杂交种的净光合速率超亲优势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2000μmol·m-2·s-1光强和40℃条件下,正交F1的净光合速率及其它光合参数超亲优势最大,反交Fl的净光合速率及其它光合参数超亲优势不显著。(5)正交F1、反交F1的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在36℃和40℃高温下的降低幅度小于亲本,表现超亲优势。(6)温度愈高,叶片的暗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愈高,而最大光合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愈低.结论是:不同材料间的光合作用差异主要表现在高温、高光强等逆境条件下.对高温、高光强的抗性是湘杂棉3号杂交种杂种优势的基础而不是最大净光合速率。该结果对于揭示棉花杂种优势机理和提供一种新的培育高光效品种方法有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河间市国欣农村技术服务总会棉花研究所对欣抗4号、“国欣”中棉所35、中棉所23等若干棉花品种(系)进行了系统的生育调查,揭示了欣抗4号的生育规律,并根据生育规律提出了配套的栽培措施。使优良品种的特性得以充分发挥。
研究了三个移栽期和四个底墒灌溉量对棉花产量构成和棉株内产量分布的影响,旨在找出利于棉花生长发育的移栽期和底墒灌水量的最优组合。结果表明,与其它移栽期和灌溉量相比,移栽期4月28日和底墒灌溉量1t·小区-1条件下,棉花的单株成铃数最高,为17.4个,且蕾铃脱落率最低,为56.0%,但烂铃严重,为2.7个.株-1。研究还发现移栽期4月28曰和底墒灌溉量1 t·小区-1显著提高了第一果节处的成铃数,即间
植物化学调控技术是指利用化学药剂喷洒在植物表面,通过叶片或表皮进入到植物体内,从而影响内源激素的合成,进而达到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目的。资料显示,不同类型的棉花品种,对化控药剂的反应情况不同,一般来说,海岛棉及具有海岛棉血统的棉花品种对化控不敏感。但是,不同类型的棉花品种对化控的反应究竟有多大的差别还少有报道,为此,2009年,作者进行了初步的试验探讨,通过实验分析可知,不同品种对化控的反应有明显差
通过对新陆中21号在巴州地区种植情况的全面调研,初步明确了其在当地的田间表现,并建立了配套的栽培措施,为进一步开展此品种的示范推广工作积累了一定的技术资料。
通过对新乡市棉花生产现状调查,分析了新乡市棉花生产的有利因素,找出了制约新乡市棉花发展的限制因素,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新乡市棉花生产可持续发展对策:①实施棉花种子工程建设;②进行种植方式改革;③加强棉花栽培模拟决策系统研究,建立综合示范基地;④实施棉花产业化经营;⑤加大投入力度,提高综合生产能力。
全面总结记录了每公顷产子棉12090kg超高产棉田创建的基本概况、主要结果、核心技术、技术途径方法。
总结性地介绍了长江中下游抗虫杂交棉高产栽培技术体系研究进展,包括抗虫杂交棉主要品种类型生育特性、优化协调栽培技术研究、“棉花专用配方缓控释肥”的研制与试验示范、早衰、病虫害防治技术、轻简化育苗移栽技术的引进和本地化研究与示范,集成核心技术和现有技术,形成了“杂交抗虫棉优质轻筒高效栽培技术体系”,并制定了相应的技术标准。
从河南省近5年来审定通过的棉花品种抗枯萎病和抗黄萎病鉴定结果可以看出,新审定品种抗枯萎病性较强,近80%的棉花品种达到抗病以上标准,而抗黄萎病性较弱,仅有7%表现抗病,90%以上品种表现为耐病。
利用4961对的SSR引物对中棉所48的两个亲本进行多态性筛选,结果筛选到71对条带清晰,稳定性好的多态性引物,用这些引物对261个F2群体进行扩增构建连锁图,获得了包含有48个标记位点的14个连锁群,共覆盖498.7 cM,约占棉花总基因组的10.0,%的遗传图谱。采用Win-QTL Cartographer 2.5的复合区间作图法(CIM),对F2群体的铃重、衣分及纤维品质进行分析,共检测到1
用特早熟棉晋棉6号(G.hirsutnm,2n=52)为母本,野生种异常棉(G.anomalum,2n=26)力父本,进行远缘杂交,对杂交铃喷(滴)GA3(45 mg·L-1)、NAA(50 mg·L-1),再采用离体培养杂交幼胚,对F1幼苗进行染色体加倍,克服杂交当代的不亲和性及其后代的不育性。对其后代继续以晋棉6号作父本回交,F4和F5代表现了疯狂分离,后代出现各种特异性状.我们以抗蚜虫、抗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