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创伤大鼠脑电图和诱发电位动态监测及亚低温治疗研究

来源 :微循环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phial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脑电图和诱发电位对颅脑创伤(Traumatic brain iniury,TBI)大鼠进行动态监测,并研究亚低温的影响。方法:取健康成年SD雄性大鼠40只,体重300±5g。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正常大鼠,未经任何外加干预措施);假手术组:只开骨窗,不钻孔;常温TBI组:应用液压冲击仪建立颅脑创伤模型,打击力1.5~1.7atm,作用时间21~23ms。亚低温治疗组:伤后即刻连续给予冰毯物理降温,维持肛温31℃~33℃,持续6h后复温至37℃。每组10只。各组分别于伤后6 h、24 h、7d三个时间点,动态监测脑创伤大鼠体感诱发电位(somatosensory evokedpotential,SEP)和脑电信号(electroencephalogram,EEG)变化。结果:1.亚低温治疗TBI大鼠后SEP的变化: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比较:两组数据及波形无显著差异;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6h即出现P1波和N1波潜伏期延长,且伤侧长于健侧,至第7d时两侧P1波和N1波潜伏期延长差异不显著,但仍长于假手术组;与TBI组比较,亚低温组记录显示24h时伤侧P1波和N1波潜伏期即开始缩短,且差异有显著性,与健侧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第7d时接近假手术组。2.亚低温治疗TBI大鼠后EEG的变化:除正常对照组和假手术组,TBI组和亚低温组各时间点的EEG均表现为α节律减慢,功率下降或消失,并且以额叶、项叶或颞叶的慢波(δ波和θ波)增多。与假手术组比较,TBI组6h绝对功率谱值降低明显,至第7d仍低于假手术组;亚低温治疗24h和7d时绝对功率值升高,尤以24h组升高明显,24h组TBI组(156.90±72.41),亚低温组(298.72±216.29);7d组TBI组(141.00±136.14),亚低温组(149.87±106.35),但仍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亚低温治疗可缩短受伤区SEP潜伏期,改善皮层诱发电位状况,并显著改善脑创伤后的脑电活动;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