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陆陆碰撞形成的青藏高原不仅是世界最大的高原,而且是最年轻的高原,并且当前还在持续隆升.青藏高原内部存在一系列不同演化历史和不同陆源的陆块、褶皱带相间排列组成,反映了特提斯的复杂演化历史.新生代以后的持续碰撞形成了如今的统一高原,高原内部可进一步划分为数个次一级块体,由南到北依次为喜马拉雅地块、羌塘地块、松潘——甘孜地块、东昆仑——柴达木地块和祁连山地块.在众多科学观测中,关于地
【机 构】
:
北京大学 北京 100871;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100081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陆陆碰撞形成的青藏高原不仅是世界最大的高原,而且是最年轻的高原,并且当前还在持续隆升.青藏高原内部存在一系列不同演化历史和不同陆源的陆块、褶皱带相间排列组成,反映了特提斯的复杂演化历史.新生代以后的持续碰撞形成了如今的统一高原,高原内部可进一步划分为数个次一级块体,由南到北依次为喜马拉雅地块、羌塘地块、松潘——甘孜地块、东昆仑——柴达木地块和祁连山地块.在众多科学观测中,关于地壳的各向异性研究开展较少,在讨论给地区的变形模式时一般将地表的形变方向认为是地壳的形变方向。对于该地区的壳幔结构是连续变形还是有解耦作用还存在争论,因此,对该地区的地壳各向异性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其他文献
The position of the SCB in Rodinia,which is still unresolved,is critical for it concerns the exact time ofRodinia amalgamation and breakup,the existence of quick large-scale movement of coherent Rodin
廷贾-西巴兰断裂是位于加里曼丹北部,是一条北西向的深大断层.西巴兰断裂是廷贾断裂的海上延伸部分.本文基于古地磁的板块重建结果,并综合廷贾-西巴兰断裂两侧的地层、地壳厚度、重力异常和地块属性等特征的研究,来探讨古南海(PSCS)的扩张与消亡过程与廷贾-西巴兰断裂的形成与演化的关系.
西太平洋的动力学演化一直是地质研究的难点和热点,特别是对其边缘海盆地或弧后盆地的地质属性、演化过程和形成机制始终不明朗,并存在巨大争论.而冲绳海槽作为一初始且正在活动的弧后盆地,探讨其地质属性和构造演化,对研究边缘海盆地或弧后盆地的形成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本文对冲绳海槽的地壳厚度、热流、热液活动以及断裂构造特征进行系统分析,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来厘定冲绳海槽的地质本质及其动力学机制.
青藏高原南部拉萨地块存在大量新生代的侵入体,但是青藏高原中部羌塘地块新生代侵入体则很少出露.在对羌塘北部的江夏尖-约改地区新发现的一条新生代东西向的侵入岩带进行了了岩石学、年代学及地球化学研究.实验岩石学也表明,来源于含石榴石+金红石残留矿物且几乎不含斜长石的岩浆源区深度大于50km。
位于青藏高原东缘的龙门山推覆构造带呈N40~50°E方向展布,全长约500km,主要由茂汶—汶川断裂、北川—映秀断裂、彭县—灌县断裂和龙门山山前隐伏断裂等四条主干断裂组成宽约30~40km的冲断带,并发育有数量众多、大小不一的飞来峰构造.龙门山断裂南段前山构造要较中段复杂的得多,在前山断裂或双石—大川断裂下盘还存在着大邑隐伏断裂、蒲江-新津断裂和龙泉山断裂及其相关的熊坡背斜、龙泉山背斜等多个逆断裂
自中侏罗世以来,冈瓦纳大陆在地幔柱的作用下发生裂解,组成冈瓦纳大陆的各个陆块(如非洲、南极洲、澳大利亚和印度)在分离之后向着不同的方向漂移.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大陆从冈瓦纳大陆裂解之后,在90Ma左右以及~65-50Ma期间发生了两幕高速漂移事件,且都伴随地幔柱上涌和大火成岩省的侵入.
青藏高原位于全球之巅,是特提斯洋盆多期扩张与消减和陆块多期俯冲-碰撞作用的产物,具有复杂的地质演化历史,因此长期以来其一直是地质界和地球物理界关注的焦点.冈底斯是青藏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地质意义上,其空间范围一般是指雅鲁藏布江缝合带和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之间近东西向的狭长地域,为巨大的构造-岩浆带.剖面整体具有"横向分块-纵向分层"的特点,冈底斯带中上地壳为大规模高阻,可能为岩浆岩,代表其经历了大
许多断层区域内,尤其是在板块边界上的断层区域,断层面两边的材料属性通常呈现出极大的不同.这一现象主要是由于跨断层的地质运动及断层周边岩石损伤所造成的.大多数情况下,双材料断层两边介质的波速差异大概在5%到20%之间,但也有差异值达到30%以上的,如San Andreas大断层等.一般情况下,如果断层两边的物质属性是均匀的且断层面上的摩擦系数为常数时,那么此断层将是稳定的,既不容易发生突然滑动.然而
印度—欧亚板块碰撞引起青藏高原内部及边缘发生了强烈的构造变形,在青藏高原周缘地区形成了挤压转换造山带和侧向挤出地体群.随着青藏高原持续向北东方向发展,使得远离距汇聚前缘的东北缘地区发生了中晚新生代以来的大规模地表抬升和造山运动.青藏高原东北缘为印度—欧亚板块碰撞作用由近南北向向北东、东向转换的重要场所,是重要的物质向东挤出通道,具有特殊的构造格局和动力学背景,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变形机制的关键地区之
地震各向异性是普遍存在于地壳和上地幔的一种地球物理现象.在地壳中产生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是地壳中充满了大量定向排列的EDA微裂隙(Crampin et al,1981).剪切波分裂是研究地壳介质各向异性和区域应力状态的有效手段之一.一般来说,当剪切波穿过这种各向异性介质传播时,剪切波会分裂成快剪切波和慢剪切波.其中,快剪切波的优势偏振方向与裂隙走向一致,与原地主压应力方向一致(Crampin 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