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探讨针对男性患者除皱术的特殊性以及如何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了科室2003至2010年28例男性患者除皱术,包括术前的仔细评估,最佳的治疗方法选择,以及目前针对男性患者所采用的手术技术,和术前、术中及术后如何防治并发症;探讨针对男性除皱术的处理原则.结果:28例男性除皱术无一例出现血肿及皮肤坏死,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术前的仔细准备,术中针对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
【出 处】
:
2014年全国中西医结合医学美容学术会议暨第二届中国中西医结合抗衰老微创技术研讨会、第十二届海峡两岸微整形学术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针对男性患者除皱术的特殊性以及如何减少并发症.方法:回顾了科室2003至2010年28例男性患者除皱术,包括术前的仔细评估,最佳的治疗方法选择,以及目前针对男性患者所采用的手术技术,和术前、术中及术后如何防治并发症;探讨针对男性除皱术的处理原则.结果:28例男性除皱术无一例出现血肿及皮肤坏死,术后恢复快,切口瘢痕不明显.结论:术前的仔细准备,术中针对男性患者与女性患者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的方法,术后对症处理,能有效减少男性除皱患者的并发症及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对于男性患者的除皱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ultiple organ dysfunction syndrome,MODS)是危重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1992年首次提出了高容量血液滤过(high volume hemofiltration,HVHF)的概念,大量的研究表明,高容量血液滤过可以显著改善感染性休克动物的生存率,并能够提高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高容量血液滤过也被报道能有效地明显改善MODS病人肺氧合功能
目的 建立新型的创伤后脓毒症预测公式,并与生物标志物PCT的预测能力进行比较. 方法 利用中华创伤数据库中6542例创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出适用于中国人的损伤严重度计分(injury severity score,ISS)和新损伤严重度计分(new injury severity score,NISS)的半数致死量(Lethal Dose 50,LD50).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3年12
目的 通过观察医务人员单人徒手心肺复苏(CPR)各质量指标,评价其CPR技能掌握情况.方法 2011年10月-2013年10月,选择参加基本急救技能培训的185名医务人员(男性组77名,女性108名)进行研究.结果 培训前、后医务人员CPR基本知识各质量指标比较均有P>0.05.平均按压深度(4.84±0.64) cm,男、女性组按压深度分别为(5.20±0.52) cm和(4.59±0.58)
本文介绍骨伤科卧床患者便秘的常见原因及护理措施.提出加强其心理疏导、饮食指导、重要的排便训练、适当的腹部按摩和穴位按摩、必要时使用缓泻药物可有效减少骨伤科卧床病人便秘的发生.
目的:观察球拍式约束带在预防重症监护患者意外拔管的临床效果.方法:将ICU1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75例和观察组75例.对照组使用传统的约束带进行约束,用含有棉垫的约束带包裹手腕,拉紧,将带子系于床缘上,观察组使用球拍式约束带约束双上肢肢体手掌部.观察约束的使用效果,有无管道拔出、肢体肿胀、皮肤损伤等.结果:对照组75例患者中,非计划性拔管12例,观察组75例患者中.出现非计划性拔管2例.观察组
本文综述了突发事件要素和灾害主要类型,研究了化学毒性灾害的分类,列举了世界上发生的突发性化学性灾害事件。指出化学灾害发生率高、群体损伤重,也常见于复合性灾害。化学灾害往往引发多种损伤(化学损伤/复合损伤),需要特殊救治,医学救援是减轻化学灾害后果的有效有力手段。
目的:观察活血防栓方预防脓毒症患者DVT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治疗组30例给予活血防栓汤方每日1剂,对照组30例给予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每日1次,两组均给予脓毒症集束化治疗.每7天常规行下肢彩色多普勒检查及有DVT临床表现时查彩色多普勒观察血管血栓形成情况.观察牙龈、皮肤、消化道、泌尿道有无出血.监测凝血功能和血小板计数.结果:治疗组3例DVT,发生率10%,对照组2例DVT,发生率6.
目的:探讨在CT引导下穿刺抽吸置管引流术治疗胰腺假性囊肿11例的体会.方法:回顾12例胰腺假性囊肿应用CT引导下穿刺治疗的临床经验.结果:12例全部治愈.结论 胰腺假性囊肿CT引导下穿刺治疗疗效可靠,并发症少.CT引导下穿刺抽吸置管引流术加生长抑素及短程山莨菪碱联用地塞米松可以作为有效治疗方案.
目的:通过对急诊科护士进行多渠道、多形式的急救技能培训,探讨提高急诊护士急救处置的培训方法.方法:将2012年度招聘的20名护士设为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急救技能单项考核培训模式,2013年1月招聘10名护士设置为研究组,实行急救技能单项考核与应急救援演练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对两种培训进行比较.结果:从而提高急诊科护士整体素质及分诊能力、沟通能力、知识技能和急救技能,加快护士对急诊工作的认知过程,减少恐
目的:评估利尿剂不同途径给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以及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08月入住本院急诊监护室的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共48例,随机分为静脉组(n=24,呋塞米20mg静脉推注q12h)与口服组(n=24,呋塞米20mg口服q12h),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监测血气分析和电解质的变化,记录24小时出入量和每小时尿量.结果:两组患者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