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猕猴桃外植体在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的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诱导培养基以MS+1.0 mg%LZT为好,材料不经转移可直接分化出丛生芽,ZT浓度在1.5 mg/L以上时,对愈伤组织形成有抑制作用,如1.5 mg/L ZT的同时,还加有0.5mg/L 6-AB,抑制作用加剧无芽茎段褐化死亡;②出芽周期长短与茎段年龄和有芽无芽有关,成熟茎段出芽早,幼嫩茎段出芽迟,有芽茎段出芽早,无芽茎段出
【机 构】
:
吉首大学 湖南吉首 416000 中南林学院 湖南株洲 412006
【出 处】
:
中国园艺学会猕猴桃分会首届学术及产品发展研讨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猕猴桃外植体在不同激素的MS培养基上的培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①诱导培养基以MS+1.0 mg%LZT为好,材料不经转移可直接分化出丛生芽,ZT浓度在1.5 mg/L以上时,对愈伤组织形成有抑制作用,如1.5 mg/L ZT的同时,还加有0.5mg/L 6-AB,抑制作用加剧无芽茎段褐化死亡;②出芽周期长短与茎段年龄和有芽无芽有关,成熟茎段出芽早,幼嫩茎段出芽迟,有芽茎段出芽早,无芽茎段出芽迟。幼嫩的无芽茎段出芽虽晚30d左右,但由愈伤组织形成的丛芽多得多;③‘米良1号’生根能力不强,出芽后不经生根诱导不能生根,MS+1.0 mg/L IBA有较好的诱导生根作用;④叶片培养再生率正交实验结果表明生长素优先因子顺序为ZT、6-BA、NAA、TDZ,叶的最佳诱导分化培养基为MS+2.0 mg/L ZT+0.3mg/L NAA,最佳生根培养基为MS+0.2 mg/L ZT+0.3 mg/L NAA。
其他文献
本文对中华猕猴桃“FY79-1”胚乳再生植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介绍。中华猕猴桃胚乳植株的生物学特性和植物学性状与原母本基本相似,在南昌地区2月下旬开始出现树液流动,3月上旬开始萌芽,4月下旬开花,9月底果实开始成熟。胚乳植株的嫩梢呈淡绿色,一年生枝条茶绿色,皮孔细长,呈斑点突起。越冬枝条萌芽率57.2±10%,成枝率91.6±8.5%,结果率80±20%。叶片厚,长16~17.5cm,先端短突尖,
本研究采用SSR分子标记技术对我国猕猴桃的两个商业栽培物种——中华猕猴桃和美味猕猴桃的9个天然居群(共221个样)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初步分析。通过对14对高多态性猕猴桃引物的筛选,8对适用性好的引物扩增结果表现出良好的多态性。在8个多态性位点上共获得222个等位基因。居群等位基因平均数A=17.3,多态位点百分率P=100,多态信息指数PIC为0.87~0.96,显示出我国的猕猴桃野生居群具有极高
本研究应用9个SSR标记对48个猕猴桃品种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品种一致度及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这9对SSR具有多态性,并检测到213个等位基因,每位点平均23.7个等位基因。有133个等位基因为中华猕猴桃品种和美味猕猴桃品种所共有,而中华和美味猕猴桃品种分别有33个和36个不同的等位基因。同时也发现单个基因型具有34个特有等位基因,给品种鉴定提供了参考依据。单SSR的UDK 96-414位点可以
本文研究了不同激素组合和浓度对愈伤组织和不定芽形成及不定芽生根的影响。以阔叶猕猴桃叶片为外植体,通过愈伤组织发生途径诱导形成不定芽,建立了高效的再生体系。结果发现在愈伤组织和不定芽诱导过程中,Zeatin的效果要远远好于BA。适宜叶片再生的培养基为BW+0.1μmol/L NAA+5 μmol/L Zeatin附加20 g/L的蔗糖和8 g/L的琼脂粉。高浓度的BA抑制不定芽的再生及生根,并容易导
本文对“海选1号”猕猴桃单株简报与栽培技术进行了介绍。“海选1号”猕猴桃是从美味猕猴桃实生苗中选育的一个优良早熟株系。1979年1月,从中国农科院郑州果树所崔致学先生处引入了猕猴桃实生种子进行选育,1985年结果。1986~1990年对植株的生态环境进行实地考察,4年的观察测定为果实于8月上中旬成熟,果实呈圆柱形,果皮褐色,果实大小均匀,整齐,单果重85.5g,最大果重121g,平均纵径横径为4.
本文对猕猴桃果实酸度与风味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在新西兰,0℃冷藏的果实可滴定酸水平虽然看起来比较稳定,但实际上果实中的柠檬酸含量是降低了,而苹果酸保持稳定水平。相比之下,苹果酸水平在4℃贮藏时有增加的趋势。这些观察为猕猴桃贮藏在0℃、4℃和10℃不同温度条件下品质比较提供了基础,同时还测定这些果实贮藏6周之后的酸度、甜度及每个果的酸含量。贮藏在4℃和10℃的果实与贮藏在0℃的果实进行比较,待果实后熟
本文对猕猴桃果实酿酒特性与优化工艺进行了介绍。“米良1号”和“早鲜”两个品种果实特性主要表现为:酸度高,达13.6~14.3 g/L;蛋白质高,达4.1~4.4 g/L;氨基酸多,达77.98 mg/L;维生素C含量高,达701.5~951.8 mg/L;但相对糖分含量低,为64.9~89.1 g/L。研究获得了相适应的降酸、稳定、保持维生素C等优化的酿酒工艺技术,所酿果酒达到国家猕猴桃酒QB/T
本研究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米良1号”猕猴桃鲜果、加工果汁、果浆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机分析,分别鉴定出75种、61种、62种香气成分,各占总峰面积的99.73%、98.97%、96.18%。在香气的相对含量中,鲜果以(E)-2-己烯醛、1-己醇、己醛、丁酸乙酯、(E,E)-2,4-己二烯醛、反-2-甲基环戊醇为主;加工果汁以2-乙基己酸、3-己烯-1-醇、己酸、1-己醇、(Z)-乙酸-
本文用可见近红外光分析检测15000个猕猴桃,以研究果实保存在低温中经历24周时间的贮藏性能。破碎果实法测定干物质(DM)、可溶性固形物(SSC)含量,果肉颜色的测定则通过另一组果实(N=3600)获得,以研发近红外光特性预测的模型。在贮藏过程中有19%的果实发现有生理病害,其中主要损失是冷害造成的腐烂。典型判别分析(CDA)法用于优化好果和生理病害果分组的区别,在采收时利用在227nm波长处有相
本文对水杨酸在猕猴桃后熟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美味猕猴桃果实采后放置在20℃的环境下进行软熟过程中,果肉组织中的水杨酸(SA)水平星下降趋势。与此同时,磷脂氧化酶(LOX)的活性增加,且与呼吸跃变乙烯的产生相关联。果实贮藏在0℃下,软熟速率减慢,水杨酸保持较高的水平。对后熟中的猕猴桃施加乙酰水杨酸(ASA),会使处理果实的水杨酸水平大大高于对照果的水平。乙酰水杨酸处理后减慢了磷脂氧化酶和超氧化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