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D1+β淋巴结清扫的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Laparoscopy-asisteddistal gastrectomy,LADG)在中日韩等国已经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最流行的术式,然而,至今还没有报导显示该术式具备与D1+α淋巴结清扫的LADG相同的微创优点。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照D1+α淋巴结清扫的LADG的近期治疗成绩,考察D1+β淋巴结清扫的LADG的安全性、微创性与可行性。方法: 从2
【出 处】
:
2008胃肠肿瘤外科综合诊治高峰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D1+β淋巴结清扫的腹腔镜辅助下远端胃切除术(Laparoscopy-asisteddistal gastrectomy,LADG)在中日韩等国已经成为治疗早期胃癌的最流行的术式,然而,至今还没有报导显示该术式具备与D1+α淋巴结清扫的LADG相同的微创优点。本研究的目的是对照D1+α淋巴结清扫的LADG的近期治疗成绩,考察D1+β淋巴结清扫的LADG的安全性、微创性与可行性。方法: 从2002年6月至2006年6月,54例D1+α淋巴结清扫的LADG和42例D1+β淋巴结清扫的LADG作为研究对象,两组间对比了临床病理资料、手术所见、术后经过、并发症和血化验结果。分别用U检验和卡方检验进行差异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身体肥胖指数、肿瘤分期和病理学特点等方面是具备可比性的。D1+β淋巴结清扫比D1+α淋巴结清扫清扫了更多数量的第2站淋巴结(5.9比2.7,P<0.01),但是,两组在清扫的淋巴结总数(24.7比22.2)和第1站淋巴结总数(18.9比19.4)方面没有差异。两组间在手术时间、失血量、并发症率、首次下床步行、排气、进食和排便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也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间在血白细胞计数和C反应蛋白水平方面也没有差异。结论: D1+β淋巴结清扫的LADG与D1+α淋巴结清扫的LADG同样具有安全性与微创性,可以加以推广应用。
其他文献
帕金逊氏症是因中枢神经系统失调而影响运动机能如走路、言谈、书写及吞咽等。本文介绍了一例帕金逊氏症病例的临床资料,浅谈了帕金逊氏症整体运动锻炼法的特点和取得的临床效果。
近来的数据显示,气功有治疗的功效,并可纳入极具挑战性的康复领域,其中包括健康的保持和各种各样身体状况的应对。本文介绍了周氏整体治疗体系及周氏医学气功,并列举了相关病例。
内养功是脱胎于佛、道家功法而流传于民间的静动功种,北戴河气功疗养院前院长刘贵珍于1947年,从河北威县刘渡丹老师那里接受下来。本文介绍了内养功、强壮功与站桩等气功的特点和要式。
近几年来,日本与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展了气功练习影响脑电波和有关生理的研究、外气发放时气功师的生理状态研究、以及外气治疗的实验及临床研究,取得了一些结果。本文介绍了练功对脑电波和相关生理等影响研究,浅谈了外气发放时气功师生理变化的研究,阐述了外气治疗的实验研究。
哈尔滨华力源工贸有限公司的科技人员,结合生物控制论的观点,对我国道家的吐纳养生文化进行了十多年的探索,并积累了大量的实验数据。本文介绍了健身呼吸器的原理及功效,分析了健身呼吸器的使用方法。
胃肠道间质瘤GIST(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属间叶源性肿瘤GIMT(gastrointestinal mesenchymal tumor),占GIMT中的73%左右,具有独特的临床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不同于其他间叶肿瘤,如:平滑肌瘤,平滑肌肉瘤,雪旺瘤,脂肪瘤,血管肉瘤等。细胞来源为Cajal间质细胞或其间叶干细胞前体,Cajal细胞(Intestinal c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胃间质肿瘤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总结32例胃间质肿瘤患者采用腹腔镜方法治疗的临床资料,肿瘤直径1.5~5.5(平均2.6)Cm。手术方式主要为全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术、腹腔镜辅助和手助腹腔镜下胃肿瘤切除术。结果:32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平均手术时间75min,平均术中出血50ml。术后疼痛轻微,术后排便、排气时间平均为34h,术后平均住院天数为7.5d 。术后病理25
众所周知,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otal mesorectal excision)是治疗中低位直肠癌,降低局部复发率的有效方法。虽然对于一个熟练腹腔镜结直肠专科医师行腹腔镜下低位或超低位直肠前切除应用TME方法感觉手术视野优于开腹手术,但对于大多数初学者,尤其是遇到肥胖或骨盆狭窄的低位直肠癌患者,即使熟练的腹腔镜外科医师也感棘手。主要难点在于腹膜返折以下直肠侧方及末端系膜完整切除相当困难,如系膜切除
目的: 探讨Peutz-Jeghers综合征(PJS)的合理有效的诊断治疗方法。方法: 对2000.1-2007.12期间收治的24例PJ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复习PJS相关重要文献。结果: 24例中男性15例,女性9例,平均年龄21.1岁。6例有家族史。22例行手术治疗,手术原因为肠套叠,肠梗阻,慢性腹痛、消化道出血,息肉癌变等。21例采用双气囊电子小肠镜检查治疗,摘除或电灼胃肠道息肉238枚,
目的: 探讨活性炭微粒子胃癌根治术中清扫淋巴结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3例胃癌病人分为两组,接受注射吸附抗癌药物丝裂霉素(MMC)的活性炭微粒子的16人为活性炭组,未接受注射的37人作为对照组。活性炭组病人术中癌周浆膜下及胃周淋巴结内注入吸附丝裂霉素的活性炭微粒子(MMC-CH40),术中根据被MMC-CH40染黑的淋巴结作为清除标志,行胃癌根治术,对照组例行常规胃癌根治术。然后对两组清除的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