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场地土下并联基础隔震体系地震反应特征

来源 :第三届全国防震减灾工程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zhonline2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大量工程算例仿真分析的基础上,较为系统地研究了典型并联基础隔震结构在不同场地土下地震反应的一般特征.研究表明,场地卓越周期越长、结构基本周期越长,滑移位移越大;合适的恢复刚度可以在不显著减小隔震效果的情况下有效地控制滑移位移;隔震层屈服剪力取值需兼顾隔震效果与隔震层滑移位移.
其他文献
红外热像检测技术(IRT)是指利用材料表面温度和辐射率的差异形成可见的热图像,从而检测材料表面结构状态和缺陷,并以此判断材料性质和内部缺陷的一种无损检测方法.本文根据红外热像检测原理,对27个遭受高温作用并冷却后的混凝土试块进行红外线灯照射,利用红外热像仪检测了12个无粉刷层和15个带粉刷层的高温损伤试块的热像数据.通过对实验结果的统计分析,并进行了高温损伤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建立了混凝土试块红外
我国已修建的大量防护工程抗力等级较低,为使这些工程继续发挥作用,必须进行加固补强.在外贴FRP条带加固钢筋混凝土双向板在集团装药隔土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试验研究的基础上,采用LS-DYNA3D有限元软件,对爆炸冲击荷载作用下外贴FRP条带加固RC双向板的动力响应过程和破坏特征进行了非线性有限元分析,考察了结构的位移、加速度、有效应力以及塑性应变的响应时程和塑性应变分布.分析结果表明:外贴FRP条带加
利用砖混结构造价较低的优势,减少承重横墙的数量,满足大开间住宅的要求,成为目前砖混结构研究方向新的探索.本文提出的带边框粉煤灰砼小型空心砌块剪力墙组合结构住宅体系是一种新型的结构体系,是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中间受力较小的部分用粉煤灰小型空心砌块砌体代替而形成抗侧力构件,约束梁柱与砌体共同工作,具有较大的抗侧刚度、承载能力和变形能力.本文给出了工程应用的设计方法。
介绍了采用箱形转换结构的高层建筑模型地震模拟振动台试验.通过采用微粒混凝土为主要材料而制作的1/10的高层结构模型的振动台试验,得到了结构在不同烈度地震作用下的动力特性和加速度、位移等地震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该结构体系抗震性能良好,大震作用下仍有良好的工作能力,结构设计满足我国抗震设防要求。
提出了大型天然气管网系统抗震可靠度计算的一般方法.以天然气管道所在工程场址,在设计基准期内可能遭受到的最大地震烈度S和管道设计时确定的设防烈度Id作为地震荷载和管道结构抗力,基于管道结构可靠和失效两种状态,建立以地震反应破坏为特征的管道单元随机可靠度分析模型,用于天然气管道的震害预测.在同一地质破坏环境下,管道单元之间具有强烈的失效相关性,管道的抗震可靠度用断层破裂、砂土液化、滑移等地震地质灾害的
以主跨为85m的无推力靠背式下承拱桥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动力特性的基础上进行不同强度纵桥向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地震反应分析;然后采用消能减震技术在不同部位设置阻尼支撑,并进行相应的地震反应时程分析,确定阻尼支撑的合理设置形式,比较阻尼支撑设置前后的位移、加速度响应时程,探讨阻尼支撑对钢管混凝土拱桥减震效果.研究表明,在钢管混凝土拱桥的拱圈与桥面主梁间设置与桥面系成约45°的阻尼支撑有较好的减震效果,能降
对地处高烈度区的内蒙古国际会展中心,采用在部分楼层增加消能支撑的办法,通过增加结构的附加阻尼比来降低结构的地震响应,以解决结构薄弱层层间位移超限的问题.时程分析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有效地控制了结构薄弱层的地震响应,并提高了结构的抗震安全储备,对于高烈度区同类实际工程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用逐步积分方法得到了减震支座在结构中不同位置时的结构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分析了叠层橡胶支座位置变化对结构输入地震作用和动力反应的影响.实例计算结果表明,当减震支座刚度恒定时,支座在3层顶及以下,减震支座对下部有隔震作用;当减震支座位置较低时,上部结构对下部结构的加速度有放大作用;当减震支座在结构6、7层顶时,上部结构对下部结构有消震作用.减震支座刚度折减时,支座在各层对上部均有隔震效果,但是上部结
有效地识别和预测结构的瞬时频率和非线性阻尼等动力性能对于结构损伤识别、健康监测、结构控制等前沿课题的研究有重要意义.介绍了基于Hilbert-Huang变换的瞬时频率识别法,讨论了局域阻尼比的概念,并提出了根据自由振动信号识别局域阻尼比的方法.通过一个单层框架的数值分析,验证了本文分析方法的实用性和可靠性.最后,采用本文方法分析了一个安装有调谐质量阻尼器装置的三层钢框架模型,瞬时频率和阻尼比分析结
用有限元软件分析了考虑钢结构建筑轻质加气混凝土外墙板和砌块外墙的两层钢框架,对比了砌块墙体与墙板墙体的性能以及产生差别的原因.研究了维护结构对钢结构设计影响的因素和在设计中应如何考虑这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