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隐蔽油气藏成藏过程的地球化学示踪

来源 :第四届油气成藏机理与资源评价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s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对济阳坳陷优质烃源岩的油气充注度和成藏过程的地球化学示踪,结合原油中生源母质识别指纹信息的提取。本文对济阳坳陷隐蔽油气藏的成藏过程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沙四上和沙三下是本区主要广泛分布优质烃源岩的重点层位,它们与隐蔽油气藏的关系比较密切。沙四段上部优质烃源岩主要发育在东营凹陷,而沙三段下部优质烃源岩则分布整个济阳坳陷。优质烃源的分布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隐蔽油气藏勘探成功率。同时,根据原油中姥植比与甾藿比可以区分不同原油母质来源,在沙四段源岩中存在着较高的甾/藿比,较低的姥植比;而在沙三段源岩与原油中存在着较高的姥植比和较低的甾/藿比。东营凹陷原油具有相对比较高的C29甾烷,而沾化凹陷则具有相对比较高的C27甾烷。对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已经发现的隐蔽油气藏的油气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沾化凹陷,发现的隐蔽油气藏主要以沙三段下部优质烃源岩为主。但罗家油田原油则是以沙四上和沙三下的碳酸盐岩一套地层所生成的原油。沙四上烃源岩主要形成地层性的隐蔽油气藏,而沙三下烃源岩和沙四上烃源岩均可以形成岩性型油气藏。这主要还与东营凹陷的沉积发育有关。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洼陷不同位置相关的隐蔽油气藏形成模式图。通过对济阳坳陷优质烃源岩的研究,笔者尝试着建立勘探中后期烃源岩研究的流程和工作方法。并结合大量的分析资料,建立了本区优质烃源岩的评价标准,该标准可以适合我国的陆相断陷湖盆。对烃源岩的生排烃特征模拟结果表明,普通烃源岩、优质烃源岩以及有机质富集层3种不同类型的烃源岩生烃时间基本相同,在排烃方面三者区别比较大,普通烃源岩开始排烃最晚.优质烃源岩次之,而有机质富集层则最早进入排烃阶段。本区优质烃源岩的分布与隐蔽油气藏密切相关。沙四上和沙三下是本区主要广泛分布优质烃源岩的重点层位,它们与隐蔽油气藏的关系比较密切。优质烃源的分布直接或间接地决定了隐蔽油气藏勘探的成功率。对东营凹陷和沾化凹陷已经发现的隐蔽油气藏的油气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沾化凹陷,发现的隐蔽油气藏主要以沙三段下部优质烃源岩为主。但罗家油田原油则是以沙四上和沙三下的碳酸盐岩一套地层所生成的原油。沙四上烃源岩主要形成地层性的隐蔽油气藏,而沙三下烃源岩和沙四上烃源岩均可以形成岩性型油气藏。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同位置与其烃源岩和油气运移特点相关的隐蔽油气藏形成模式图。
其他文献
根据对柴达木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藏形成条件的认识,以地质类比法为主,统计法(圈闭加和法、气藏规模序列法、饱和探井法)和生烃率法为辅,对盆地第四系生物气资源量进行估算,最终采用
会议
根据潜江凹陷9个成藏体系在油气勘探程度、地质认识程度上的差异,选择了不同的评价方法计算其资源量。其中,王场-广华、习家口-浩口、钟市-严河、张港-潭口、拖市、马王庙6个成
会议
针对目前尚无有效方法定量评价腐泥型有机质生成凝析油气资源潜力的难题,本文在国内首次探索将有机质成烃的过程分解为有机质生成C14+油、C6-C13轻质油及C1-C5天然气3组平行过
会议
近年来层序地层学理论在陆相断陷湖盆油气勘探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但其研究方法多局限于单井和二维层序地层分析,这不仅不能充分发挥地震、岩心、测井资料的作用,而且由于
会议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碳酸盐岩储层主要发育于奥陶系,油气储量丰富,对其油气藏的研究表明,奥陶系碳酸盐岩的主要油源区为南东方向的满加尔寒武-奥陶系生油坳陷,其生成的多期次油气
会议
油气成藏门限从定量的角度阐述油气藏的形成及分布规律,尤其对于高勘探程度的地区而言。对于剩余资源的预测更为准确。在对东营凹陷油气成藏体系划分的基础上,利用油气成藏门限
会议
油气充注时期的确定是油气成藏研究的重要部分,本文通过优化孔隙度法求取该地区的剥蚀厚度,利用地层回剥法恢复该地区的埋藏史,利用该地区的流体包裹体资料均一温度检测结果、古
会议
哈得逊油田东河砂岩内部存在一同沉积期形成的致密砂岩隔层。该隔层将东河砂岩油藏分隔为上、下两个相互独立的油藏:上部为层状边水油藏,下部块状底水油藏:两油藏原油物性及族组
会议
隐蔽型岩性油气藏研究工作的关键在于岩性圈闭的识别和评价方法的逐步发展和完善。通过目前新疆准噶尔盆地隐蔽岩性圈闭识别技术的研究,全面介绍了近年来广泛应用的各种岩性圈
会议
含火山岩系地层与沉积岩地层有本质区别,如何进行含火山岩系地层的层序地层划分尚缺乏较成熟的理论方法。本文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二叠系佳木河组含火山岩系地层为例,首先讨论含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