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风格对自我概念表征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sxy77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整体-分析型认知风格反映了个体以整体或局部方式组织信息的倾向性。它对信息加工过程和行为都有显著影响(e.g.Riding & Rayner,1998)。然而,极少有研究探讨其与自我相关概念的联系。本研究采用简笔人物形象为实验材料考察了认知风格对于本体化(embodiment)和非本体化(disembodiment)视角转换的影响(e.g.Blanke et al.,2005;Zack et al.,1999)。本体化视角转换任务要求被试想象自己站在与呈现的人物形象相同的姿势上,判断自己(/呈现人物)的左手还是右手被做了标记;在非本体化视角转换任务中,被试需要将呈现的人物形象看作是自己在镜中的反射影像并据此判断自己的哪只手被做了标记。本研究考察了130位英国本科生被试(66女,64男)的认知风格(Cognitive Style Analysis,Riding,1991)和两种视角转换任务绩效,结果发现整体型被试完成两种任务的反应时都显著快于分析型被试。说明整体-分析型认知风格很可能对自我概念表征的整合过程有影响,其中整体型个体表现出了优势。
其他文献
游戏作为中国当下的朝阳行业是很有前景的一个方向,可是在大多数家长眼中,游戏不过是孩子学习前的拦路虎,除了可以使儿童得到开心,好像就再没有其他用处,牛津大学心理学系教
从信息加工的角度分析了整个认知过程,指出认知风格是由整个认知过程的不同信息加工通路形成的,而不是某个认知环节形成的;对传统的认知风格分类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这些认知
本文设计一种采用Cuk电路来实现蓄电池恒流放电的装置,该装置具有电路结构简单,稳流能力强,设定范围宽的特点。在分析该电路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对其控制系统进行设计,最后进行仿真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背景下,为培养具有核心素养的全面型创新人才,针对我校造纸工程专业本科人才培养设置了创新综合实践课程。在创新综合实践教学中,通过探索教学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