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旱作区覆膜栽培

来源 :中国土壤学会第九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届海峡两岸土壤肥料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eezingh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根据兴安盟旱作农业的特点,提出进一步加强推广覆膜栽培技术的必要性。在论述覆膜栽培保墒增产机理及核心技术的同时,探索解决“白色污染”的根本途径,最后,阐述影响覆膜技术推广普及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对策。
其他文献
采用Claassen的养分吸收机理模型研究了玉米与大豆幼苗吸收P的参数敏感性、最佳施P混土比例及有关P吸收适应机制,参数敏感性结果表明:一般土壤与施肥条件下,玉米与大豆幼苗吸收P的高度敏感性参数或重要限制因素为根系伸长速率与根半径;相同土壤供P条件下,供试大豆幼苗根系的P摄取能力远低于玉米幼苗根系的P摄取能力,土壤含水量在玉米幼苗P吸收过程中表现了极高的敏感性。不同土壤条件下玉米与大豆幼苗P吸收的
施用化肥是农业生产的重要措施。在农作物增产的诸因素中化肥的作用占40℅,化肥支出约占农民生产性支出的50℅。目前化肥利用率下降,土壤中磷素有所增加,钾素下降,微量元素不能满足作物需求。因此在增加有机肥的基础上,加大化肥投入量。调整氮磷钾肥比例,推广复混专用肥,引入长效肥等化肥新品处,是推广平衡施肥技术的有效途径。
会议
1992~1993年在胶东半岛花生主产区山丘旱地条件下,采用5因素水平2次旋转回归正交组合设计方法作田间试验,并利用计算机处理数据测得参数,建立起花生产量与五项农艺措施的回归数学模型。进而研究了播种期、密度、氮、磷、钾五因子对花生产量的影响,筛选出300kg/666.7m以上的优化农艺组合方案,为山丘旱地花生高产栽培提供科学依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