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O/CuSn6Pb6Zn3青铜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研究

来源 :第五届中国功能材料及其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sy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粉末冶金法制备的Al<,2>O<,3>/CuSn6Pb6Zn3青铜复合材料的摩擦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的耐磨性较CuSn6Pb6Zn3青铜有较大的提高,并且Al<,2>O<,3>颗粒的粒径和体积含量均对复合材料的耐磨性有影响.
其他文献
采用两步氧化法制备了多孔氧化铝模板(AAO),并利用AAO结合用电化学诱导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锐钛矿型的TiO纳米线阵列,探讨了形成TiO纳米线阵列的生长机理.发现TiO纳米线是由Au基底沿着孔洞逐步向上生长,直接生成纳米线,因而可以通过控制氧化铝模板的尺寸和电化学沉积的时间来控制纳米线的长径比.
采用水热合成方法制备出外径约8nm,壁厚为1nm的纳米管,以TEM、XRD和TG等分析手段对不同工艺条件下获得的产物进行了表征,对它们的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研究结果表明,纳米管是在NaOH水热处理过程中形成的,而不是在清洗过程中形成的.其形成机理可能是纳米氧化钛颗粒在强碱作用下形成的NaTiO片状物经过卷曲而成短纳米管,通过溶解-吸收机理,逐渐长成长纳米管.但清洗溶液的pH值对生成的纳米管的成分和
采用高压静电纺丝手段制备了含HPWMoO的聚乙烯醇(PVA)是超细纤维材料,以此纤维为基础,通过程序升温的方法将此材料在350℃下焙烧4h,制得了纯HPWMoO纤维.借助于红外光谱(IR)、X-射线粉末衍射(XRD)以及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材料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焙烧后的HPWMoO纤维平均直径较PVA/HPWMoO纤维材料的直径有较大幅度的降低,但与原料HPWMoO相比结晶度下降.
热蒸发法与溶胶-凝胶法相结合,成功制备出大量非晶SiO纳米线.这些纳米线的直径在10~200nm范围内,长度可达几十或几百微米.借助于低温(14K)光致发光谱(PL),我们发现平均直径为150nm和15nm的非晶SiO纳米线表现出极大的不同.前者的发光谱带可分解为峰值分别在494nm(2.51eV)和429nm(2.89eV)附近的两个蓝光发射带.而后者除了在496nm(2.5eV)有一个宽的蓝光
利用溶胶-凝胶方法制备了的CoAlO/AlO纳米复合陶瓷,并用X-ray分析(XRD)、红外光谱(IR)和扫描电镜分析(SEM)对其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随AlO含量增多,CoAlO尖晶石相从CoAlO/AlO凝胶中的析晶温度升高.SEM形貌也说明,随AlO含量增多,CoAlO/AlO陶瓷中形成一定的层状结构.
采用水解法合成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修饰FeO纳米材料(包括球形与纳米棒、球形与纳米线)和未经PVP修饰的菱形α-FeO纳米材料.产物的紫外吸收边约为480nm,较体相材料明显"蓝移".PVP修饰的纳米FeO的矫顽力、饱和磁化强度和剩余磁化强度较未修饰的产物均有提高.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高硅含量的CaO-PO-SiO系统玻璃.组成范围为(mol﹪):CaO13~18,PO3~6,SiO78~83.样品采用体外溶液实验(in vitro)方法,在模拟体液(SBF)内浸泡不同时间.通过测定样品在SBF浸泡不同时间的溶液pH值变化,并对样品采用XRD、SEM等测试技术,研究了样品表面碳酸羟基磷灰石(HCA)层的形成机理及形貌变化.结果表明:SiO含量达78~83mo
利用射频磁控溅射方法,在n型(100)Si基底上沉积了氮化硼(BN)薄膜,红外光谱测试表明,所有样品为六角氮化硼(h-BN)结构.经过氢、氧等离子体处理之后,在超高真空系统中测量了BN薄膜的场发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经过氢等离子体处理后BN薄膜的场发射开启电场明显降低,发射电流明显升高;而氧等离子体处理前后对h-BN薄膜的场发射特性影响不大,只是发射电流略有降低.不同样品的Fowler-Nordh
具有生物活性和磁性的微晶玻璃材料被认为是温热疗法治疗癌症的有效热种子材料.本文制备了添加少量BO和PO后的FeO-FeO-CaO-SiO体系铁磁微晶玻璃,并进行了微观结构分析、XRD分析、磁性检测以及生理模拟液的浸泡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微晶玻璃材料同时具备磁性和生物活性这两种重要性能.不经过核化处理在1000℃晶化2h能够获得较理想的磁铁矿主晶相和硅灰石次晶相均匀致密分布的微观组织,所得微晶
系统研究了LaSrFeO单相多晶样品在低温下的电荷输运性质和超声特性.超声测量结果表明,LaSrFeO在213K附近出现了明显的声速软化,其相对变化超过5﹪,同时超声衰减出现一个巨大的峰值,而电阻在这个温区内却没有明显的异常发生.分析指出这是由于电-声子相互作用导致的局部电荷发生有序态转变的结果,该电-声子耦合主要起源于Fe的Jahn-Teller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