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物种质资源是农业科技原始创新、现代种业发展的物质基础,具有战略性、公益性、基础性、长期性等显著特点。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科学探索阶段,以1955~1956年开展的全国性的农作物种质资源征集工作以及地方品种整理为标志;第二个阶段为学科形成阶段,以董玉琛院士于1960年提出"品种资源"概念和1978年成立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为标志;第三个阶段为科学规范阶段,以系统研制农作物种质资源性状描述规范和数据质量控制标准以及出版《中国作物及其野生近缘植物》等系列学术专著为标志,基本实现了农作物种质资源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和全程质量控制。通过三个阶段发展,我国作物种质资源研究取得了以下主要成就。1.查清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多样性。提出了粮食和农业植物种质资源概念范畴和层次结构理论,首次明确中国有9631个粮食和农业植物物种,其中栽培及野生近缘植物物种3269个(隶属528种农作物),并阐明了各种农作物栽培历史、利用现状和发展前景,查清了中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本底的物种多样性。2.建立和完善了作物种质资源安全保存体系。目前,建成国家种质资源长期库1座、复份库1座、中期库10座、种质圃43个、原生境保护点169个以及种质资源信息系统,保存350多种农作物种质资源49.5万份,在世界各国中位居第二。3.开展多种农作物种质资源精准鉴定评价,新基因发掘取得显著成效。对筛选出至少具有1个突出优异性状的17000余份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油菜、蔬菜等作物种质资源进行了表型与基因型的精准鉴定,发掘出一批作物育种急需的新基因和优异种质。4.种质创新研究与有效利用走在国际前列。通过创制水稻"野败型"、"冈D型"、"印水型""红莲型"和"温敏"不育系,以及小麦-长穗偃麦草、簇毛麦、冰草等新种质并广泛应用于商业品种,使我国在种质创新研究与有效利用方面处于国际领先。5.制订《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年,农业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联合发布了《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长期发展规划(2015—2030年)》。规划设置了四项任务、三个体系、五个行动,充分体现了规划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6.我国作物种质资源对农业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近年来,累计更新农作物种质资源430,925份,基本实现了有种可供,年均分发8.1万份次。通过田间展示与信息和实物共享,作物种质资源在解决国家重大需求问题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面对种质资源丰富与育种亲本贫乏的矛盾还未得到根本解决以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追求的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开发严重滞后等问题,未来一段时间应加强以下三方面的研究工作。1.全面落实"第三次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普查与国际交换行动"。在已开展12个省的种质资源普查与收集工作的基础上,尽快推进全国其他省市区相关工作的开展;加强与作物起源地及多样性富集国家的合作,加大优异资源引进和交换力度。2.高产、稳产、绿色环保农作物种质资源深度发掘与利用。深度发掘高产、稳产、绿色环保(重要病虫害广谱抗性、节水、水肥高效利用、重金属高吸附效率等)优异种质资源,加快优异基因、优异种质及利用技术的高效转移,为我国现代种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3.特色农作物种质资源深度发掘与利用。针对优质(营养、食味、加工、保健品质等)、适宜特殊环境(农牧交错带、漏斗区等)、旅游农业等农作物特色种质资源,筛选和创制一批有育种利用价值和有直接产业化的特色种质资源,为形成新型产业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