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积极老龄化是在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达到最佳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所有年龄组的人包括那些体弱者、残疾和需要照料者,延长健康预期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可以总结为“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原则。因此在老年人健康情况的评价标准中现患疾病固然是一个重要参数,但功能状态和社会适应力是更加重要的指标。老年综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功能状况,合并症,社会经济问题,老年综合症,复合用
【机 构】
:
北京协和医院保健医疗部 北京协和医院老年医学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积极老龄化是在老年时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使健康、参与和保障的机会达到最佳的过程。其目的在于使所有年龄组的人包括那些体弱者、残疾和需要照料者,延长健康预期寿命和提高生活质量,可以总结为“独立、参与、尊严、照料和自我实现”的原则。因此在老年人健康情况的评价标准中现患疾病固然是一个重要参数,但功能状态和社会适应力是更加重要的指标。老年综合评估评估内容包括:功能状况,合并症,社会经济问题,老年综合症,复合用药,营养状况等方面,在传统的对疾病和用药评价的基础上,引入CGA评估体系,能够更加精确而全面的对老年人进行身、心和社会适应力等的评估。一方面有利于早起发现功能受损的风险,积极预防和康复治疗,减少住院和入住护理机构的几率,从而降低医疗费用;另一方面,也能给患有稳定的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和保持健康的信心,增加长期治疗的依从性。可以预计,以CGA为基础,对老年人群进行健康管理,将带来更加广泛的社会效益,节约社会资源并最大限度的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颅内动脉瘤(AN)在不同时机下行介入栓塞术的疗效差异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2月-2014年2月期间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的60例AN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不同时间分为早期组(26例)和延期组(3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栓塞程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观察所有患者的短期预后及相关影响因素.结果:早期组完全栓塞的例数显著高于延期组(P<0.05),大部分栓塞
目的:通过对13例岩斜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的分析,探讨岩斜区肿瘤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3例岩斜区肿瘤采用乙状窦前入路或乙状窦后入路进行手术治疗,总结分析手术及预后情况以及术后处理.结果:肿瘤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71.4%,康复出院12例,放弃治疗1例.结论:岩斜区肿瘤采用乙状窦前入路在手术路径及空间的暴露方面优于乙状窦后入路,但开颅较乙状窦后入路复杂,手术并发症相对较多
目的:观察脑动静脉畸形(CAW)栓塞术的效果.方法: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外科2011年01月~2013年01月间收治的22例CAVM患者,采用Onyx胶行血管内栓塞.结果:完全栓塞4例(18.2%),栓塞大于80%2例(9.1%),栓塞50~80%11例(50%),小于50%5例(22.7%).无死亡,无脑出血.2例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1例治疗后好转,但仍需人照顾;1例治疗后恢复正常.随访3
目的:探讨高龄患者颅内动脉瘤的栓塞技术与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中心1999年3月-2013年12月所有颅内动脉瘤资料3768例,高龄患者(60岁以上)606例(占所有颅内动脉瘤的16.1%),其中60-69岁316例(52.1%); 70-79岁203例(33.5%);80岁以上87例(14.4%).根据靶血管从主动脉弓发出的位置不同可分三种情况,Ⅰ型或W型(开口弓上壁水平线)393例(64.9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1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头颈部320排动态容积CTA(下简称320CTA)检查成像的诊断,并与MRA、介入影像诊断及栓塞治疗结果对比;了解320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准确性.结果:320CTA能清晰显示动脉瘤的瘤体大小、瘤颈、瘤顶指向、载瘤动脉、出血情况及动脉瘤与邻近血管和骨性组织间的解剖关系.以DSA为标准,320CTA
目的:分析80岁以上脑挫裂伤的影像学特征、临床表现、治疗及预后因素.方法:收集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80岁以上脑挫裂伤患者25例,对其影像学资料、临床表现、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头颅CT表现为多脑叶挫裂伤24例,继发颅内血肿12例,并发脑梗死7例,演变为慢性硬膜下血肿13例.受伤24小时内病情明显变化16例,非手术治疗19例,手术治疗6例.出院时GOS恢复良好10例,
目的:探讨改良翼点入路治疗中颅窝底急性硬膜外血肿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需行手术治疗的27例中颅窝底急性硬膜外血肿采用改良翼点入路开颅清除血肿.结果:27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1例(77.8%),轻度致残2例(7.4%),重度致残1例(3.7%),植物生存2例(7.4%),死亡1例(3.7%).CT扫描均显示血肿清除满意,无再出血;随访6-24个月,按GOS评价疗效:恢复良好23例(88.5
目的:回顾性探讨脑血管狭窄患者的支架植入治疗与药物治疗对疾病转归和愈后的影响,并进行对比研究。方法:将适合支架植入的64例脑血管狭窄患者分为两组,有32例患者行支架植入治疗,32例患者接受药物治疗。观察患者近期、远期疗效。支架治疗1年后行头颈CT血管造影(CTA)或头颈的数字血管减影(DSA)、头颅CT/MRA、CT灌注成像以及NIHSS评分。并记录2组病人出现新发脑梗死的例数、短暂性脑缺血出现的
阿尔茨海默病(AD)是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A大量产生和沉积、tau蛋白过度磷酸化、神经炎症、氧化应激、线粒体功能缺陷、神经营养因子减少、突触丢失、胆碱能神经元死亡等.因此,仅针对单一靶点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对于病因不清、发病机制复杂的多因素疾病,中药具有优势.本研究室自1995年开始进行中药治疗AD的研究和新药开发,自行研制了含6味中药的新复方制剂参乌胶囊、中药
近年,基因表达谱芯片作为高通量的基因表达检测方法在药物作用的研究中已较为常用,利用其高通量、高灵敏度的特点,结合生物信息学方法,应用多种芯片分析软件,深度挖掘芯片数据,探索药物的作用通路,减少盲目性研究。本实验应用Affymetrix U133A plus 2.0芯片,对阿托伐他汀钙干预后的EA.hy926细胞全基因表达谱进行研究。通过SAM软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应用GSEA进行基因富集通路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