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客观社会地位通常指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主观社会地位是指人们对其在社会阶层排序中所处位置的认识。以往研究显示,客观或主观社会地位都可能影响成人的生活满意度,但儿童和青少年的生活满意度可能更多受到主观社会地位、家庭支持和个人力量的影响。其中,亲子亲合与心理韧性作为重要的家庭资源和个人力量共同影响着儿童的生活满意度,主观社会地位也会影响亲子亲合与心理韧性,但鲜有研究关注家庭社会地位对父母和孩子的生活满意度的影响,以及亲子亲合和心理韧性在儿童主观社会地位和生活满意度之间的作用。基于此,本研究从家庭系统出发,探讨客观社会地位和主观社会地位与父母、儿童的生活满意度的关系。270名小学四五年级学生及其家长参加了本研究,根据父母提供的教育水平、职业声望、家庭收入三个指标复合得到客观社会地位,采用麦克阿瑟主观社会地位量表和生活满意度量表分别测量父母和儿童的主观社会地位和生活满意度,学生还完成了用于评估亲子亲合的关系质量问卷以及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结果显示:对父母而言,客观社会地位显著正向预测其主观社会地位(β=0.45,p<0.001)和生活满意度(β=0.22,p<0.001),且主观社会地位在客观社会地位与生活满意度之间起着完全中介作用。对儿童而言,客观社会地位显著预测其主观社会地位(β=0.35,p<0.001),但只有主观社会地位可以显著正向预测其生活满意度(β=0.35,p<0.001)。进一步分析发现,亲子亲合、心理韧性在儿童主观社会地位与生活满意度之间具有链式中介作用,即儿童的主观社会地位既可以直接影响生活满意度,也可以通过亲子亲合影响心理韧性,进而影响其生活满意度。本研究发现主客观社会地位对父母和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存在不同的影响机制,这一结果有利于思考如何从父母和孩子的角度综合促进低社会地位家庭成员的生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