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下的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培养

来源 :面向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研究专题研讨会(2020)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iantianle_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以下简称“课标”)“学习要求”中强调“能推敲、锤炼语言,表达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学会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交流。能独立修改自己的文章,乐于相互展示与评价写作成果。”“学习要求”中明确的提出了作文评改能力标准,可将其细化为以下三点:第一,锤炼语言;第二,修改文章;第三,展示成果。课标的要求恰恰与众多学者作家的观点不谋而合——写作需要一个修改过程。反观当下,学生评改能力日渐缺失,很多学生面临不会评、不敢评、改不好的问题,问题是思考创造的源泉,针对暴露出来的问题,广大学者们应响应课标的号召,帮助学生提高评改能力。核心素养是一门学科的基石,课标的基本理念中明确提出“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的改革。”语文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语言的建构与运用、思维的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语言建构与运用是其他三项的基础,所以说,想要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破译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是关键。从语文课程性质来看,整个语文教学都不能脱离语言文字运用,语言文字运用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作文评改是调动自身语言素养去修改的过程,在作文修改过程中,不仅需要语言素养的参与,还需要思维审美文化知识的参与,虽然改动的是文字本身,但修改的过程中实际也是对语文核心素养的考验。因此,在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视角下,探寻高中作文评改教学的策略,也是提升语文核心素养的现实需要。
其他文献
心理健康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涉及智力、人格、情绪、自我意识、人际关系,社会适应性等诸多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智力正常、甚至受过良好教育的人社会适应能力差,人际关系不够和谐,出现双重人格或心理以及情绪方面的障碍。追寻他们的成长轨迹,在他们的儿童及青少年时期就出现了问题的苗头,只是没有能够引起足够的重视。还有许多青少年、以及成年人犯罪,究其根本,从学业上的失败,以及周围人们的负面评价,
我国的现代学校教育制度脱胎于欧、美、日等现代工业化国家的教育体制。工业经济时代的学校教育模式的功能或价值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生产者和劳动者,成为生产和消费的工具。在知识本位、学科本位观的指导下,学校教育教学以“书本”、“教师”为中心;“课程即教学的科目”或“课程是教学内容和进展的总和”等是人们普遍认同的观点。固有的课程观凸显出:教师向学生展示的知识世界具有严格的确定性和简约性
当前我国进行的素质教育明确要求了每一个学生全面发展,然而全面发展战首先就离不开一个健壮体魄作基础。但是由于当前青少年长期呆在教室死读书而缺乏运动,导致出现了全国青少年体质全面下滑的问题,这又严重违背了素质教育的初衷。为了解决这个严峻的问题,教育界和体育界人士开始呼吁学生走出教室,亲近阳光开展体育运动,这项活动被形象地称为阳光体育运动。这场运动在一开始就成功地激发出全国亿万学生运动兴趣,培养出全国亿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现代社会要求公民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具备创新精神、合作意识和开放的视野,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语文教学应该而且能够为造就现代社会所需要的一代新人发挥重要作用。”创新的过程不是一个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它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只有在智力和情感双重因素的作用下,学习者的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教育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和修身的教育观,
为了适应时代的要求,我国大力推进素质教育。随着素质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语文课堂也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在新一轮的课改实验中,语文课堂出现诸多的变化。首先师生观念发生了本质的变化,由原来的重教学轻学法,逐步发展到重视学生的体验和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二,师生关系和师生地位也在发生着转变,老师是学习的主导,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由被动接受转变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教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掌握数学核心素养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学生来说,已经成为了必要的发展条件。我们的国家要发展,要进步,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要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未来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数学核心素养不可或缺。在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学生要学习数学,必须学习数学,务必学好数学,对个人发展,对社会、国家的发展都显得尤为重要。我们希望我国未来发展的继承者,掌握高超的数学技能,能够利用数学
在当今家庭育儿方式上普遍存在着重智育轻体育的现象。加上多数家庭居住高楼,独门独户,孩子们常常在家里看电视、玩电子游戏、电动玩具,很少在户外进行锻炼,户外活动的时间很少,普遍缺乏锻炼。在幼儿园的体育活动中,有的因为场地有限,资源欠缺;教师不好好组织;有的认为体育活动容易出事故,还是少开展为宜;造成体育活动内容单一,体育器材品种匮乏、使用率低、目的性不强、器材投放不合理等,对孩子肢体和动作的训练也缺乏
我国是一个多语言、多民族国家,特别是改革开放后,民族教育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初步形成各级各类的民族教育体系。在不同民族共同交往与发展的悠久历史长河中,“民汉兼通”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双语教育的形成及发展,推动了我国民族教育体系的逐渐完善,提高了我国各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有利于各民族平等交往、和睦共处以及国家的统一。
随着幼儿科学教育方式的转变,教师的角色也在发生着变化。《纲要》强调,教师在幼儿学习活动中的角色是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导者。与传统的教师角色相比,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不仅仅只是单一地把科学知识传授给幼儿,而是需要引导、支持幼儿通过亲身感知、动手操作实验的过程去建构自己的知识,这也就意味着教师的指导从教授、传递为主的方式向支持、引导的方式转变。那么教师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如果能够深入认识重支持、重引导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农村社会经济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村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得到了巨大的改观。特别是中共十六大以来,党不断推进新农村建设,连续五年的一号文件,都把着力点放在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上。然而,目前制约农村发展的城乡二元结构依然存在,旧的具有计划经济烙印的农村公共管理体制已经严重地阻碍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已经成为新农村建设上最大的桎梏。同时还要注意的是由于公共管理的缺位、农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