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2018年调查数据显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率达53.6%,近视率居世界第一,未成年人的视力问题已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保护视力不能是一句空话,成年人的视力已很难调节,未成年人近视眼防控就显得尤为重要。2018年8月,教育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要求将近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近视眼不能治愈,了解其的成因,找到合理的防控方法,能够阻碍近视眼的形成与发展。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视眼成因和防控进行检索,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汇总得出对于未成年人近视眼成因和防控研究的内容。结果:1、未成年人近视眼的成因主要有缺乏户外运动,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用眼环境和姿势不适(例如姿势不端正,光线不适等),遗传因素、过度摄取甜食,营养素缺乏(如叶黄素,花青素,DHA,维生素A,B族维生素和VC等)等。2、由于其未成年性,家长和学校在用眼卫生和饮食习惯的培养上担负着重要责任。家长和学校必须要对用眼时间进行控制,合理膳食,同时增加户外运动和体育锻炼。要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监测,了解间断用眼和保护视力重要性,强化并遵守定期进行视力检测。3、尽快建立个人-家庭-学校-社会-专业机构五位一体的监管及执行模式,使未成年人尽早建立良好的用眼方式。家长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每天2小时以上的户外运动,多晒太阳,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睡眠习惯和读写姿势。但是如何扭转家长们用牺牲孩子视力换来分数进而给他们一个好前程的想法,在短时间内很难改变。学校要减轻学生近距离课业负担,保证孩子们的睡眠,增加体育活动时间。但是在当前唯分数论的应试教育大环境下,对学校和教育部门是一个严峻的挑战。社会及媒体应杜绝对于未成年人视力不利的动画片制作及广告宣传,例如快速闪动的屏幕画面,配戴眼镜的卡通形象,应大力积极宣传健康的用眼方式。专业机构主要是正规眼科医院和政府机构,定期对未成年人的视力进行监测,做到治眼科"未病",及时进行防治。结论:长时间近距离用眼过度和缺乏户外运动是造成近视率持续升高的原因。近视的防控要有针对性的有效的进行。减少课业负担,多进行阳光下的户外运动是主要的防控方法。要培养未成年人从小树立健康的用眼方式和习惯,这不仅是家庭和学校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国家的责任。这不仅关系到一个孩子的健康,还关系到国家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