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樟树花粉是否为上海地区的过敏原

来源 :中华医学会2013年全国变态反应学术会议东亚变态反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gpinggang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统计表明,几乎所有的植物种类的花粉都有可能成为特殊人群的致敏变应原,从而引发花粉症.在发达国家,有15-30%的人对花粉过敏.在我国,对花粉过敏的病人全国至少有500~1000万,且近年来花粉过敏的发病率有持续上升的趋势.我们在2009和2012年春季详细调查了上海市西南部气传花粉的种类、数量和季节消长规律,共鉴定出气传花粉48个科,55个种属,其中樟树(Presl)花粉占优势.目前,上海行道树的总量约为80万株,其中近七成是法国梧桐和樟树.当前,国内外对法桐花粉变应原研究较为深入:梧桐花粉含20余种蛋白成分,90%以上法国梧桐花粉过敏症患者对pla al过敏.然而,国内外对于樟树花粉致敏性的研究却鲜有报道.
其他文献
目的 观察比较雾化吸入高渗盐水治疗门诊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安全性.方法 将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首都儿科研究所门诊的年龄2月-18月中重度毛细支气管炎患儿129例(临床严重度评分≥4)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C三组,两组为实验组(A组、B组),一组为对照组(C组).基础治疗:所有患儿均给予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1.25ml、布地奈德混悬液1ml雾化吸入,2次/日.分组
会议
目的 探讨地塞米松注射液迎香穴注射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对20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地塞米松注射液作迎香穴注射,每3天1次,连续3次为1个疗程,需要时可用2-3个疗程;另设同等疗程的常规抗过敏药口服/或肌注.作症状、体征分级记分及电话回访,进行临床疗效观察;作有关资料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后症状体征均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96%,远期疗效满意.结论 地塞米松注射液作迎香穴注射可明显改善变应性鼻
会议
目的 探讨蛇床子素(osthole,Ost)预处理对卵清蛋白诱导的哮喘小鼠气道炎症、黏液高分泌的防治作用并初步研究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4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4组:生理盐水对照组、哮喘模型组、蛇床子素处理组1(10mg/kg)、蛇床子素处理组2 (40mg/kg).利用卵清蛋白OVA构建哮喘小鼠模型.末次激发48小时后,处死各组小鼠,取肺组织及肺泡灌洗液,利用HE,AB-PAS染色法观察肺组
会议
目的 本研究目的是研究非嗜酸性息肉组织转录本3UTR长度变化,为鼻息肉发病机理的研究提供新的角度.方法 收集13个嗜酸性鼻息肉患者息肉组织及对照黏膜样本,提取总RNA,经片段化、消化后构建cDNA末端文库,再经PCR方法扩增为双链DNA,最后经割胶回收300-400片段得到3UTR文库.用二代高通量测序方法对文库进行测序.测序结果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进行分析,通过线性趋势检验得到3末端长度变化的基因
会议
目的 探讨ORMDL3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儿童哮喘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中心、大样本、前瞻性的病例对照研究的方法比较广东籍汉族300例哮喘患儿及298例正常儿童ORMDL3 SNP基因型,对比分析ORMDL3 SNP基因多态性与广东地区儿童哮喘的关系.结果 ORMDL3基因SNP rs12603332位点基因型在哮喘组与对照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SNP rs12603332 CC基因型在
会议
目的 对比特应性皮炎淋巴结免疫治疗与常规免疫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85例特应性皮炎患者按3∶2随机分为常规组51例,淋巴结组34例,淋巴结组患者每4周1次行超声引导下浅表淋巴结内注射氢氧化铝吸附的标准化屋尘螨过敏原制剂(Alutard ALK,Denmark)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共6次;常规组患者皮下注射上述过敏原制剂在剂量累加阶段每周注射1次共16周,然后每4周皮下注射1次共52周.两组患
会议
目的 通过建立中国主要过敏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National Epidemiology Study of Asthma and Allergies in China,NESAAC)网络平台,完成对全国18个分中心19万人、涉及过敏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药物过敏等10种主要过敏性疾病问卷调查结果的规范输入、有效核查,确保调查问卷数据质量.方法 NESAAC平台采用全世界企业级应用最为广泛的Jav
会议
淋巴瘤样接触性皮炎是慢性持续性接触性皮炎的特殊形式,在临床和组织病理上模蕈样肉芽肿.患者,女,48岁,因反复发生的躯干和四肢红斑、丘疹和结节7年,加重泛发全身而就诊.根据其病理、免疫病例及临床表现,诊断混合性泛发型淋巴瘤样接触性皮炎.治疗好转后病情复发,仔细询问病史发现,发病前1周患者有染发,进一步进行斑贴试验检测,结果显示对苯二胺阳性,考虑和发病有关.通过本病例提示我们追问病史的重要性.
会议
目的 研究鼻粘膜上皮细胞表达的CD23是否具有跨上皮转运IgE和IgE免疫复合物的功能及其对变应性鼻炎(AR)发病的影响.方法 采集20名我院鼻中隔偏曲手术并AR患者的下鼻甲粘膜组织标本,非AR患者下鼻甲粘膜作为对照.应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检测CD23在人鼻腔粘膜的表达,用免疫荧光双标法检测CD23-IgE的结合位点,用原位杂交的方法检测人鼻粘膜组织CD23a、CD23bmRNA表
会议
目的 探讨非变应性鼻炎(non-allergic rhinitis,NAR)的排除诊断方法及其临床表型.方法 2011年3月-2012年8月选择具有二种或以上变应性鼻炎(AR)典型症状(鼻痒、喷嚏、清涕、鼻塞)的患者,年龄6-80岁,采用4步排除法进行诊断.第一步排除不适合皮肤点刺试验患者(妊娠期、哺乳期、哮喘发作期、近几天口服抗组胺药物、严重皮肤病等),第二步排除皮肤点刺试验阳性者,第三步排除血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