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探讨术前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在咯血病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中的价值及支气管动脉内径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总计58例急诊大咯血患者,术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了解支气管动脉起始及异常肋间动脉等情况,结合术中DSA造影所见,指导诊断并进行栓塞治疗
【出 处】
:
中华放射学学术大会2016、中华医学会第23次全国放射学学术大会暨中华医学会第24次全国影像技术学术大会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术前支气管动脉CT血管成像(CT angiography,CTA)在咯血病人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ronchial artery embolization,BAE)中的价值及支气管动脉内径与临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8月至2014年3月总计58例急诊大咯血患者,术前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了解支气管动脉起始及异常肋间动脉等情况,结合术中DSA造影所见,指导诊断并进行栓塞治疗。测量支气管动脉内径,并与临床相关因素作进一步分析。结果 58例咳血患者支气管动脉CTA共显示支气管动脉111例,左支气管动脉(Bronchial artery,BA)46例,右支气管动脉65例;其中右支气管动脉-肋间动脉共干18例,左右支气管动脉共干5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8例,异位起源支气管动脉2例。线性相关分析示支气管动脉内径与咯血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结论 BAE术前咳血患者行支气管动脉CTA检查可以确定出血血管位置及数目,尤其对于常规CT平扫肺部病灶无法判断出血原因,有助于咳血的诊断及治疗,并且支气管动脉的改变与咯血时间的长短存在一定的联系。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椎管内脊髓外海绵状血管瘤(CH)、蔓状血管瘤(RH)的MRI表现.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5例CH及3例RH的MRI表现,所有病例均行MR平扫及增强扫描.结果 4例CH及3例RH均位于胸段硬膜外,并沿两侧椎间孔生长,矢状面呈长椭圆形或梭形,横断面呈“三叶征”,冠状面呈“伪足样”表现;余1例CH位于腰段髓外硬膜下呈类圆形结节.病变平面脊髓不同程度受压变形,4例脊髓变性.5例CH信号均
目的 探讨CT能谱成像在胃间质瘤与胃神经内分泌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5年12月期间行能谱CT增强检查43例胃肿瘤患者,其中胃间质瘤10例,胃神经内分泌癌18例;分析病变增强后动脉期的碘物质浓度、水物质浓度、有效原子序数及40keV~100keV标准化能谱曲线斜率,对两组病变的碘物质浓度、水物质浓度、有效原子序数、40keV~100keV标准化能谱曲线斜率进行
目的 通过联合运用DWI、DCE-MRI以及动态增强的灌注成像参数图多种成像技术,分析乳腺良恶性病变的强化及灌注特征,以期为乳腺良恶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提供一种新途径.方法 连续收集行乳腺MRI 检查并经穿刺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患者108例病灶111个.联合采用梯度回波T1WI,反转恢复T2WI,扩散加权(DWI)成像及动态对比增强MR成像(DCE-MRI)序列,绘制时间—信号强度曲线(TIC),
目的 比较仰卧位与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的仰卧位X线摄影对腰椎曲度评价的影响.方法 对48例患者分别行仰卧位与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仰卧位腰椎侧位X线检查,深吸气后屏气曝光,后采用Seze法测量不同体位的腰椎曲线指数和前凸指数,Cobb法测量不同体位的腰椎前凸角(Cobb角),对测量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48例患者仰卧位与双侧髋关节和膝关节屈曲仰卧位的弓顶水平均主要位于第三腰椎中份水平.腰椎曲
目的 采用320排CT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颅外段斑块的形态、性质及血管重构方式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关系.方法 收集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93例,其中脑缺血事件患者50例,无脑缺血事件患者43例;使用320排CT检测颈动脉斑块形态、性质及血管重构方式.综合观察原始轴位图像和后处理图像,评估斑块形态、性质,计算重构指数(RI,颈动脉管腔狭窄程度最严重处的血管外圈总面积除以参照部位血管外圈总面积;RI≥1.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feature of diffusion-and perfusion-weighted imaging(DWI and PWI)mod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neurological function deficit in acute focal cerebral ischemia rabbits.Me
目的 利用CT全脑灌注(CTP)及CT血管成像(CTA及CTV)分析单侧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局部循环改变.方法 收集经MRA检查怀疑单侧大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患者50例,行一站式CT全脑灌注,获得局部脑血流量(rCBF)、局部脑血容量(rCBV)、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MTT)、对比剂达峰时间(TTP),同时获得CT血管成像(CTA及CTV).患侧病灶灌注值与对应健侧脑组织灌注值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
目的 探讨IDEAL技术对视路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对照分析本院32例视路MRI检查阳性病例及25例检查阴性患者,每例患者均行MRI 3D-TOF-T1WI及3D-IDEAL-T2WI序列扫描,并送至工作站行MIP后处理.结果 32例阳性患者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应用3D-TOF-T1WI及3D-IDEAL-T2WI序列及MIP后处理清晰显示视路解剖及相关病变,其中综合临床诊断证实外伤
目的 研究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在临床检测冠状动脉起源异常中的应用价值,提供一种无创快捷的检查方法.方法 收集2500例完成冠状动脉CT成像的病人资料,运用容积重建(VRT)、多平面重建(MPR)、曲面重建(CPR)及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技术分析冠状动脉的起源情况.结果 共发现冠状动脉起源异常54例,其中右冠状动脉(RCA)起源异常27例(50%),左前降支(LAD)起源异常11例(
目的 研究在GE64排螺旋CT的智能跟踪下的下肢CTA的最佳跟踪位置.方法 40例患者进行下肢CTA检查,其中20例患者在腹主动脉分叉处进行跟踪,另外20例选择在腘动脉处跟踪并与前组进行相同血管节段对照研究.结果 在腹主动脉处跟踪的血管图像很好地显示了小腿部以上血管,而在腘动脉处跟踪的血管图像很好地显示了整个下肢血管.结论 腘动脉位于膝关节腘窝处,腘动脉能更好地反映下肢的血流速度,在此处跟踪能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