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大气超细颗粒物浓度及粒径分布研究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6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z4217697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为了深入了解我国超大城市气溶胶超细粒子的污染特征,2005年春季末至夏季初,针对上海市下风方向站点-太仓地区以及北京市下风方向站点-昌平地区的颗粒物的个数浓度和粒径分布特征数据以及相关的大气污染物(O3,CO,SO2,NO,NOy,PM2.5和黑炭气溶胶)进行了加强观测.其中粒径分布的测量使用的仪器是最新开发的宽范围颗粒物分光计WPS-1000XP,在国内尚属首次用于野外观测.本文描述了观测地超细颗粒物的个数浓度、日夜变化、粒径分布特征和超细颗粒物可能的来源.观测发现,上海下风地区10-500 nm直径范围内的颗粒物平均直径为36纳米,24小时平均个数浓度高达28000个cm-3,高于世界上大陆范围内观测的其他结果.而作为较清洁地区的北京下风站点昌平,所观测的相同直径范围内颗粒物平均直径为57纳米,24小时平均个数浓度也达到10000个cm-3. 两地观测的颗粒物日夜变化廓线有明显的区别.上海站点观测发现凝结核模态气溶胶在正午时间(太阳辐射最强时)出现峰值,说明光化学均相反应对超细颗粒物的生成贡献较大,而由于受到早晚交通源的影响和日间细小颗粒物在光化学作用及非均相凝结作用,积聚模态气溶胶变化呈现明显的三峰分布.北京站点观测同样发现凝结核模态气溶胶在正午时刻浓度达到最高,但其中的20-50纳米颗粒物稍有滞后,而积聚态气溶胶在日夜变化上呈现单峰特征,峰值出现在下午至夜间,说明细小颗粒物在传输过程中逐渐增长的过程是较大颗粒物的主要来源;臭氧浓度在下午与积聚态气溶胶同时达到最高,SO2,NOy,PM2.5及黑炭也在下午达到峰值,可能是由于城市污染气团在下午时间向站点传输造成的. 研究中还应用24小时后向气流轨迹模式对观测期间到达上海站点的气团进行了模拟,并借助模式针对到达站点的不同的气团颗粒物粒径分布特征进行了研究.上海-太仓站点在北方体团条件下气体污染物浓度较低,颗粒物呈现明显的粒径成长过程;在长江三角洲局地气团的影响下颗粒物浓度及相关气体污染物的变化特征与前面所述日夜变化规律相似;在东部气团条件下,站点受到上海城市气团影响,颗粒物主要分布在10-20纳米范围,且数浓度较高,高出平均浓度4至5倍.
其他文献
本文使用WRF模式中两种边界层参数化方案对7月8日~11日江淮地区的降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从动力、热力以及水汽来源上分析此次强降水过程的主要成因,并比较不同边界层参数化方
对广东和浙江,沿海两个100m气象铁塔上10、25、50、75、100m五层各1年逐时温度、风速梯度资料研究表明:根据理查森数R与莫宁—奥布霍夫长度L的关系,经适当修正可得到沿海近地
本文利用中国1951~2000年夏季降水和气温观测资料以及NCEP/NCAR海温、风场和水汽的再分析资料,还有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60个台站的地、气温的观测资料,分析了中国夏季风降
本文讨论了中小尺度气旋在多普勒天气雷达速度图上的特征,介绍了利用多普勒天气雷达PPI或体扫速度资料自动识别中尺度气旋的方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识别出的中尺度气旋特征
通过对我国385个站的观测资料序列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我国气候变化的一些特征.近25年全国平均温度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只有极少数站有明显的降温趋势,华北及东北的广大地区是增
本文将"中国登陆台风外场科学试验"的风廓线仪资料加入到模式当中进行四维同化分析,讨论了不同格距以及在同化过程中不同风廓线仪资料输入间隔对风场及降水的数值模拟结果的
气象科普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面向社会公众,宣传气象科学知识,使广大群众了解气象工作、增加气象知识、充分使用气象信息,让气象工作更好地为社会和经济发展服务.兰州中心气象台
用1992-2000年我国63个站的太阳总辐射资料,研究了我国年、季、月的太阳总辐射的时、空特征和气候变化.得出我国夏季有最大的太阳辐射,其次是春季,冬季有最小的太阳辐射.高原是
本文采用三维变分(3D-Var)方法对NOAA-16的AMSU-A辐射亮温资料与常规探空资料在GRAPES 3D-Var同化系统中直接变分同化,并将同化后的三维场转变格式输入MM5V3中尺度数值预报模
本文评述了近几年来我国热带气旋研究的若干进展,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台风路径,台风登陆,结构和强度变化,台风短期气候预测和风雨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