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旋路径预报的遗传算法(GA)客观综合决策研究

来源 :中国气象学会2004年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chao04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了一种采用遗传算法(GA)始用于台风移动的多预测结论的客观综合决策方法.通过1884~2002年118年台风数据超大样本训练学习,设计了用于台风路径预测的遗传学习人工神经元网络(GLANN),可以把台风移动的预测转化为在其移动中对运动环境动态变化的适应.采用遗传算法进行网络结构描述.提出一种遗传选择适应度函数设计,并给出获得适应度最高(误差最小)的计算方法.采用人工神经元网络遗传算法与其他方法,对近年来异常路径台风进行了预报能力的平行对比分析.参加对比试验的台风有多种类型,包括海陆生命史皆较长、登陆影响严重的9711号台风(Winnie),90年代以来登陆影响我国的10个疑难路经台风,1998年登陆及影响我国的台风,以及2000年在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生成的台风24-48小时预报.试验结果表明,GA方法优于其他方法,对异常路径台风表现出明显的预报能力。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湿位涡理论,对2002年7月4~5日发生在陕北子长两次突发性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和分析.结果表明::陕北的突发性暴雨和台风的活动有密切关系,当台风在我国东部沿海向西北方向前进时,从台风北侧到陕北形成6~8m·s-1东南气流,陕北对流层低层对流不稳定能量迅速增值;西风带和副热带系统的相互作用,使得陕北对流层中层倾斜涡度显著发展,形成很强的上升运动.暴雨前在850hPa和700hPa等压面上,暴
本文以温州地区降雨为研究对象,利用GIS技术,考虑不同季节、合理选择不同站点密度、用不同插值方法对温州地区降雨进行空间插值比较.结果表明,降雨量及其空间分布对插值结果影响很大;对相同的降雨输入,选择不同的插值方法,其结果相差很大;而站点密度对结果也有影响,但达到一定密度后,结果基本稳定.通过大量工作比较后,本文最终利用距离平方反比法、选择50个站得到了温州地区较精确的面雨量空间扩展结果,为水文预报
利用密集的地面观测资料和高分辨的中尺度数值模拟结果,分析了1999年6月22-24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梅雨过程.分析发现:江淮梅雨锋上,有时可并串多个弱小扰动涡旋而构成扰动涡旋族,暴雨过程可以是由一系列发生于边界层梅雨锋上的弱小扰动涡旋活动所致;扰动涡旋有时可以通过合并来增强涡旋环流,有时则局地消亡;有时也与地面实况低压槽或若干中尺度低压中心相配合;从边界层流场分析出22-23日共发生了10个小扰动
应用非地转湿Q矢量理论对2003年1月5~6日云南冬季的一次强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500hPa青藏高原横切变、快速东移的南支槽,低层700hPa西南急流、地面强冷锋是此次云南冬季强降水的主要影响系统;非地转湿Q矢量流场的辐合中心(辐合线)与强降水区吻合;近地面800hPa锋生函数场正值区的变化较好地反映了锋面的强度锋生函数正值区范围与降雪区域对应较好;700hPa非地转湿Q矢量散度场辐
本文利用实况高空探测和地面观测资料、FNL再分析资料以及T213数值预报产品资料,从动力学角度入手,研究和分析了2003年渭河流域五次致洪暴雨动力学方面的异同点,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对2003年渭河流域的致洪暴雨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散度场上的高层强辐散低层弱辐散以及垂直速度场上高层有强的垂直上升运动,低层有弱的垂直上升运动也可以导致致洪暴雨的发生;五次致洪暴雨低层虽然有不同的水汽来源但都依
本文根据天气动力学原理,对2002年5月中旬广西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认为深厚的南支西风槽与发展旺盛的孟加拉湾风暴合并东移,并在广西境内与地面冷空气和850hpa低涡切变相遇,是造该过程暴雨范围异常偏大的主要原因,而阿拉伯海高压和南海高压的恰当配置为这次大范围暴雨过程提供了十分有利的环流背景.
本文根据南海分局的Marex(马瑞克斯)数据浮标观测资料,南海断面线调查资料和西沙海洋站资料,计算了南中国海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值.研究结果表明:不论是夏季还是秋季,在台风环流内海~气界面热量交换均非常强烈,主要贡献来自潜热通量(Qv).位于20.49°N,114.14°E附近海域,夏季,台风环流内显热通量(Qk)出现负值,海面有效反射辐射(Qe)出现减弱现象.秋冬季节在台风环流内(Qk)量值增加显
运用CSVD和联合CSVD等先进的统计方法,在区分/不区分ENSO影响的新思路下探讨了印度洋海温异常和南海夏季风建立迟早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没有去除ENS0信号(外部作用)的情况下,全区一致型的海温分布对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早晚起着重要的作用.当全区温度距平为正(负)时,南海夏季风爆发较晚(早).在去除了ENS0信号的情况下,非ENS0全区一致型和SIODM型是影响南海夏季风爆发早晚的两个主要的印度洋
利用1958-1998年NCAR/NCEP的逐日再分析资料,探讨了亚洲夏季风建立期间感热、凝结潜热和副高带季节演变的气候特征,并重点分析它们相互耦合的特征.结果表明:亚洲季风区的地表感热、凝结潜热影响印缅槽生成和阿拉伯副高西移机制是相似的,5月初,印度半岛较强的感热通量和中南半岛较强的凝结潜热共同影响副高带的断裂及印缅槽的生成,5月低至6月上旬阿拉伯半岛较大的感热通量和印度半岛西侧较强的潜热有利于
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日本气象厅提供的TBB资料研究了1998年7月西太副高突然偏南的原因.结果表明,认为西太副高脊线突然"南撤"有其一定局限性,事实上应是副高脊线在南侧的一次"重建"过程.针对这次重建,提出了副高双脊线的概念,并着重揭示了这次西太副高双脊线的基本演变特征、环流场和温湿场结构、可能的形成机制及其对98"二度梅"的影响.此外,本文还探讨了副高双脊线的维持对中国东部雨型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