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轭亚油酸对超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来源 :2005年厦门饲料学术交流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8550cim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确定共轭亚油酸对超早期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和部分血液免疫指标的影响,进行了本试验.试验选用72头14天断奶、体重为4.04±0.04kg的杜×(大×长)三元杂交仔猪,随机分成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公母各半).调整各个处理的CLA和葵花籽油添加量(以CLA替代部分葵花籽油),使对照组合0﹪CLA,试验组分别含0.5﹪、1.0﹪和1.5﹪CLA.饲养试验分三个阶段进行:14-28日龄为第一阶段;29-42日龄为第二阶段;43-56日龄为第三阶段.试验结果显示,CLA对仔猪平均日增重和饲料效率都有提高趋势,但差异还没有达到统计显著水平(P>0.05);试验14天(28日龄),0.5﹪CLA组和1.0﹪CLA组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28天(42日龄),试验组CD3+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5﹪CLA组CD8+显著增加(P<0.05);试验42天(56日龄),1.0﹪CLA组和1.5﹪CLA组CD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0﹪CLA组血清IgG水平显著高于其它组(P<0.05),1.0﹪CLA组和1.5﹪CLA组血清溶茵酶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和0.5﹪CLA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饲粮添加1.0﹪的CLA即能够提高部分血液免疫指标.
其他文献
用层析和纸电泳等方法初步研究了农用抗生素TS99的理化性质.结果表明,农用抗生素TS99为中性,强极性四烯类抗生素;其光吸收特性表现在波长292nm、305nm和320nm处均有典型的共轭四烯发色基团的吸收峰.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目前江苏省最重要的水稻病害之一,成为水稻生产的主要威胁。本文介绍了不同品种发病情况,分析了水稻条纹叶枯病严重发生的原因,简介了全程防控技术。
水稻条纹叶枯病给水稻生产带来严重威胁,已成为水稻生产中新上升的、危害最为严重的病害之一。本文分析了近年水稻条纹叶枯病流行原因,并介绍了综合防治该病的技术与措施。
在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迁移主要是以个体迁移为特征的短期流动,绝大多数进城的农民工人是很难在城市长期定居的。为了对我国这种特有的城乡人口迁移现象给予理论上的解释,论文从托达罗模型隐含的假定出发,结合中国的实际,进一步修正了托达罗模型。并对修正后的托达罗模型背后的经济含义进行了讨论。
本文首先对世界食用油及油料贸易格局进行了分析,表明世界食用油及油料具有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和贸易相对集中的特征;其次,对中国食用油及油料变动情况和原因进行了分析,表明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最大的食用油及油料进口国,中国食用油及油料进口增加的原因主要在于国内外价格差的存在、国内消费需求的增加、贸易开放度的扩大以及消费方式的转变。最后,根据分析得出了中国食用油及油料进口具有长期增加的趋势的结论,并提出了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由灰飞虱传毒引起的一种病毒病,近几年在我市呈现上升趋势,已成为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本文重点分析了水稻灰飞虱与条纹叶枯病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本研究通过对156份江苏省中间试验水稻新品种进行的水稻条纹叶枯病田间抗性鉴定,初步评价条纹叶枯病重发区江苏省内品种的抗性水平,以期为抗病品种的利用和病害防治策略的制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水稻条纹病毒(RiceStripeVirus,RSV)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RiceBlackStreakDwarfVirus,RBSDV)是两种重要的水稻病毒,均由灰飞虱进行持久性传播,历史上也曾多次造成流行.但令人惊奇的是,这两种病毒病很少在一种作物上同时发生.本文选择两种病毒同时存在的地区大丰进行了对比试验,分析了RSV和RBSDV在玉米或水稻上的流行差异,并对这种流行差异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探
本文从水稻条纹叶枯病的病原和传毒介体、鉴定方法、抗性遗传机理以及抗性育种现状等方面概述目前水稻条纹叶枯病抗性遗传和育种研究的进展,并对今后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水稻条纹病毒主要侵染禾本科植物,其寄主范围较窄.在试验中发现,虽然水稻和玉米均为其寄主,但RSV在这两种农作物上的流行程度却差别巨大.在水稻上,严重田块发病率高达80﹪以上,而玉米上却鲜见RSV的危害.明确RSV在玉米和水稻上流行差异的原因,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控制可能会有所启发,为此,本文选择该病害的重发区洪泽,对同等条件下RSV在玉米和水稻上的流行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