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经通络法外治恶性肿瘤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的随机交叉、安慰剂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jue41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观察温经通络法外治化疗性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交叉、双盲、安慰剂对照的研究方法,共纳入符合入组条件的患者48例,按1:1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第1阶段使用温经通络中药颗粒(药物组成为老鹳草、淫羊藿、桂枝、红花)外用浸洗7天,洗脱期14天,交叉至另一组,第2阶段使用安慰剂浸洗7天;对照组:第1阶段予安慰剂外用浸洗7天,洗脱期14天,交叉至另一组,第2阶段使用中药外用7天。各阶段治疗前后观察疼痛NRS评分、周围神经毒性分级(NCI-CTCAE v4.03标准)、生活质量FACT/GOG-Ntx量表评分,评价疗效。并观察治疗过程有无皮肤刺激、过敏反应等评价安全性。结果(1)完成患者观察43例,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其中男性14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1.42岁,中位年龄62岁。(2)导致CIPN的化疗药物以紫杉醇、奥沙利铂最多,二者共占81.4%。(3)疼痛缓解:第1阶段中,观察组第7天NRS均值较治疗前平均下降2.87分(P<0.01),而对照组无明显改变,且观察组第7天NRS均值比对照组低2.87分(P<0.01),说明温经通络中药浸洗能迅速有效缓解疼痛,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洗脱期结束时,观察组NRS均值较治疗前仍明显下降2.91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说明中药浸洗可持续缓解CIPN疼痛症状。第2阶段中对照组NRS均值平均下降3.09分,与治疗前相比下降3.2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对照组使用中药浸洗后疼痛症状较前明显迅速缓解。比较治疗结束后NRS均值,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疼痛缓解总有效率95.45%,对照组为90.48%(P>0.05)。说明温经通络中药浸洗能持续有效缓解CIPN疼痛症状,效果优于安慰剂,并与用药顺序无关。(4)周围神经毒性分级: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在第1阶段、第2阶段神经毒性症状明显缓解,与另一组对比差异显著(P<0.01)。治疗后两组降低神经毒性分级有效率分别为86.36%、85.71%,无显著差异(P>0.05),提示中药浸洗能有效降低CIPN的神经毒性分级,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5)生活质量方面:观察组在第1阶段中FACT/GOG-Ntx评分平均下降6.22分,对照组在第2阶段治疗过程中平均下降4.62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两组在治疗结束时评分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与安慰剂相比,温经通络中药浸洗可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结论(1)温经通络法外治能显著改善CIPN导致的疼痛、神经毒性症状,并且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中医外治法具有起效较快,疗效显著,安全性好,无明显毒副作用的特点和优势,在治疗恶性肿瘤并发症方面值得应用推广,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其他文献
目的探究健康教育在传染病预防控制中的意义。方法 820例未接受传染病健康教育的研究对象设为对照组,同期在疾控中心接受传染病健康教育的838例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
简介管正斋老中医刺法经验 ,阐述了单针透刺法、两针傍刺法、三针齐刺法、四针恢刺法、五针扬刺法、多针连刺法的针刺方法及临床运用 ,探讨了管氏刺法的理论渊源和学术特点。
介绍了工程塑料粘弹性体滞后能耗的产生机理及通用计算公式 ,对塑料轴承、塑料齿轮的粘弹性体滞后能耗进行了计算分析 ,为塑料轴承、齿轮设计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呼吸衰竭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重症医学科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而无合并其他疾病的住院患者128例,随机将其分成
当前,党中央反腐败既打"老虎",又拍"苍蝇",特别是发生在群众身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村干部腐败,更是查处的重中之重。本文聚焦基层查办的职务犯罪案件,立足当前村干部涉法
目的分析在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的临床治疗中,孟鲁司特钠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4例小儿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
目的探讨减低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激素治疗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0例,治疗组为免疫球蛋白0.2g/(kg&#183;d)&#215;5d,静脉滴注,甲泼尼龙
跨损伤合成是细胞内的一种DNA损伤耐受机制,它分为无误性和易误性两种。hPolη是一种跨损伤合成DNA聚合酶。与复制性DNA聚合酶相比,它具有低保真性和低持续合成性;此外,它还
考察汉语近指代词"兹"、"此"、"这"的历时更替过程后可以发现:春秋以前近指代词主要用"兹"来表达;西周开始,人们使用声近义通的"此"来代替"兹",春秋时期即完成了这一更替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