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复兴教授经验治疗带状疱疹的运用体会

来源 :第三届兰茂论坛暨2016年云南省中医药界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son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国名老中医刘复兴教授,对带状疱疹的治疗有着丰富经验.疗效确切、安全有效.刘复兴教授认为带状疱疹以"湿热"、"血瘀"为根本.在治疗时注重标本兼治、强调"中病即止"、尤其善于运用虫类药物及云南本地药材,并注重药物搭配使用.笔者近年来运用刘复兴教授的临床经验治疗带状疱疹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有新的体会.根据刘复兴教授经验,将带状疱疹分为四个证型进行论治,经过多年实践,证明,对于带状疱疹有着良好的疗效。对于带状疱疹的治疗,本病初期主要的病机还是以湿热为主。治疗上应根据湿与热之孰轻孰重,正气之盛衰,随证立法,依法定方。同时注意患者体质、脾胃及对药物耐受的情况,选方用药。对于湿热较重,同时体质较为强健的患者,急则治其标,当清热除湿以迅速缓解患者病情。但要注意中病即止,攻邪之法不可久用。对于脾胃不足的患者重心应当调整脾胃功能,助其运化,调其升降上下功夫。可用三仁汤,柴平汤等,药物多用苍术、厚朴、陈皮、法夏、藿香、石菖蒲等运脾化湿,芳香醒胃,以利升降之药。病程后期,多以"血瘀"为主,着眼点应该重点考虑"止痛",药物主要以活血化瘀、理气止痛为主。但是要注意到这类药物容易耗气伤津,故在治疗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养阴。做到驱邪不忘扶正,理气不忘护阴。
其他文献
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是临床上应用广泛的一类药品,在骨伤科患者中的应用也十分广泛,对近年来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初步总结了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老年骨折中的应用现状、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但也发现了其在临床应用中的一些不足之处,希望为今后活血化瘀类中药注射剂在临床老年骨折中的合理、规范应用和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参考。
自姚方奇在大理得异人授岐黄术,弃戎从医,姚氏在滇业医已有二百五十余年的历史了,而妇科一直是其传承的主线之一.姚时安(第二代传人)诊治妇科疑难症:诸书皆得其奥.第三代姚文彬质斋公医技精湛,尤擅脉理,善治妇科经、带、胎、产诸疾,著有《姚氏通微脉诀》.姚贞白生性聪慧过人,尽得家学精髓,成为云南四大名医之一,为姚氏医学之集大成者.他深谙内经"百病皆生于气"之旨,阐发"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膝关节骨关节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骨关节炎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本文回顾了目前临床上治疗膝关节骨关节炎的主要方法,以望临床医生可根据症状选择多重手段综合治疗.西医西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方法主要是西药内服、西药关节腔注射和手术治疗。中医中药具有疗效确切、毒副作用小、治疗手段多样、远期效果理想等优点。随着祖国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针对膝骨性关节炎的治疗也越来越多样化,膝骨性关节炎随着年
目的:观察中西结合治疗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肛周脓肿住院患者60例,采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术后中西医药结合治疗;结果:60例全部治愈,远期随访无复发;结论:采用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术后中西医药结合治疗,取得良好疗效,治疗效果肯定,非常适合基层医院,是值得推广使用的治疗方法。
丹栀逍遥散源于明·薛己《内科摘要》,是由逍遥散方加丹皮、栀子而成.吴生元教授总结风湿病的临床表现及病理机转,认为"七情致病"在其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擅用丹栀逍遥散治疗风湿病,在原方基础上加减配伍,对证属肝脾血虚内有郁热之证具有良好疗效,扩大了此方的适应症,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应用。
小柴胡汤是治疗少阳病的主方,具有解表和里,疏肝胆,利三焦,理脾胃,扶正祛邪的作用,经过加减化裁后,临床应用范围更广,为多数医者喜用.小柴胡汤的组成及作用,原方由柴胡半斤(12g),人参三两(6g),半夏半斤(9g),炙甘草三两(5g),生姜三两(9g),大枣十二枚(4枚)共七味药物组成.方中柴胡为少阳专药,轻清升散,疏邪透表为主,以黄芩苦寒,善清少阳相火为辅,二药合用能清解少阳经之邪;半夏和胃降逆
目的:观察用姜辛固本脐贴辅助治疗虚寒型腹痛(功能性腹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使用姜辛固本脐贴和基础治疗,对照组采用穴位贴敷治疗贴和基础治疗,分别观察其中医症状积分及腹痛相关积分疗效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辛固本脐贴辅助治疗虚寒型腹痛的作用优于对照组,适合临
类风湿关节炎并见干燥综合征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很多患者很快进展到肺间质纤维化,预后不良.类风湿关节炎中医称作"尪痹",多由风寒湿三气侵入人体引起,痹阻经络气机,所谓不通则痛;气血痹阻不能荣达肌肉筋脉关节,肌体失其濡养,所谓不荣则痛.外邪痹阻经络脏腑,致使气血不足、津液生成运行失常,并见"燥痹".气滞、血虚、寒凝、瘀阻等都可以致使经络痹阻,气机失常,不通则痛,日久酿成瘀血、痰湿等,更加重病情。
伏邪致病越来越被临床所重视,很多疾病的发生发展都与伏邪有关.临床上痤疮有阴证和阳证之分,且多为伏寒化热,本文正是从这个角度展开了论述,以期能为痤疮的治疗略尽薄力.目前普遍认为痤疮的病机为湿热蕴蒸肌肤,日久肌肤疏泄失常而成痤疮。病因主要有肺经风热,肠胃湿热,痰湿凝滞和冲任不调。多讨论的是病因病机属于实热、湿热的阳证痤疮。杨柳教授认为此类痤疮的病因主要与脾肺有关。脾胃主运化、升清降浊,由于饮食不节,过
痤疮:中医病名为粉刺、面疮,俗称"青春痘".主要发生在面部、上胸及背部等处.早在《黄帝内经》中《素问·至真要大论》的论述中,对疮提出了"诸痛痒疮",皆属于心.认为疮即疮疡,为痈、疽、疖的通称.心主脉而为营血之本,营不通则为疮痈之由,是以火热郁于营血,疮疡由之而生.认为凡热发于皮肤之间,浮肿根小,大不过2-3分者为疖.六府积热,腾出于肌肉之间,暴发肿甚,皮肤光软,侵展广大者为痈.色白焦枯,触之痛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