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根據劃退規則來比較中共與八大黨派的退場機制差異。依據本文對全國人大常委會與 專委會中民主黨派的職務與流動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結論:(一)在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層級, 在連任比率與年齡上,八大黨派規定較為寬鬆。(二)民主黨派在全國人大的常委會與專委會的席 次安排,確實呈現特定比例,然而比例偏低。(三)在常委會與專委會的職務安排,基本上是基於 統戰的需要。在專委會副主任委員層級基本上安排一個席次,在委員層次則多安排進入教科文衛 委員會。(四)從轉任前職務觀之,八大黨派在中央多擔任經濟相關職務,在地方則是分管文化、 教育等工作,雖然學歷耀眼,也有一半左右的專業化比例。然而在菁英尚未退場的流動過程中, 基本上就被排除在特定領域。同時,經濟、文化、教育等領域,也與無黨派能進入的領域高度重 疊,因此壓縮了八大黨派的政治空間。因此即使人大的專業化比例日益提高,恐也無法使這些學 有專精人士打破此一政治邊界。 正如文獻所指出,中共擴大了組織包容性,利用立法機制整合不同社群。但實際上考察八大 民主黨派在全國人大的靜態與動態,實際上是一種歧視政治在劃退前後的反映與延伸,主要呈現 在下列幾個方面:(一)在菁英晉升的階段,八大黨派主要是擔任中共的副手,此一現象繼續反映 在退場後的全國人大。在全國人大領導職務的政治門檻,依舊是中共黨員的身份。(二)在菁英流 動的階段,中共黨員的歷練較為完整而豐富,相較之下,八大黨派主要的工作經驗是在經濟、文 化、教育等層面。公安、國家安全、外交等領域難以觸及。此一趨勢也繼續反映在專委會的進入 條件上。(三)在菁英劃退階段,中共黨員多能進入與其過去職務相關的專委會。而八大黨派受限 於流動時的先天不足,劃退後的政治空間仍有多所限制。綜觀全國人大的發展趨勢,一是繼續做 為菁英退場的政治出口,二是專業化。雖然八大黨派並未被排除在政治出口的安排,但是由於在 退場前的諸多限制與歧視,仍舊繼續在退場後的組織,也就是二線政治運作其規則,使得其影響 力只能在相當有限的領域發揮。因此,全國人大即使進行深度的專業化取向改革,有形無形的黨 國邊界、中共黨籍菁英的旋轉門現象以及所謂的歧視政治,依舊有效的排除了非黨勢力的參與和 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