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范围内的持续低生育率引起了各个国家的广泛关注,针对我国人口形势的变化,我国于2013年和2016年先后实施"单独二孩"和"全面二孩"政策,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远没有达到人们的预期。生育意愿是生育行为最重要的直接决定因素,对生育意愿的研究已成为发达国家讨论生育率的核心。生育意愿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但我们不知道在众多因素中,哪些因素对生育意愿起着关键作用,以及这些关键因素对生育意愿的影响程度如何,本文基于计划行为理论,对中国文化背景下的生育意愿进行探究。基于Ajzen(2006)的计划行为理论问题框架形成问卷,对全国范围内18-49岁的育龄青年发放问卷。剔除选择相同选项和具有严重逻辑错误的问卷后,共收集619份有效数据,男性218份,女性401份,平均年龄31.02±5.96岁。结果表明:(1)态度、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共同影响我国育龄人群的生育意愿,和计划行为理论标准模型相一致;(2)在这些因素中,感知行为控制(0.46)对生育意愿的影响最大,生育态度(0.18)次之,主观规范(0.12)最小;(3)此外,我国文化背景下婚姻状况对感知行为控制和生育意愿的关系有调节效应,已婚群体感知行为控制更强。相比未婚群体,已婚群体中控制感越高的人越愿意生孩子的趋势更明显。现阶段我国生育政策的调整主要以宏观层面为基准,对心理因素的参考较少。本研究发现感知行为控制对生育意愿有着最重要的影响,简言之,如果一个人越认为自己有能力生育及养育孩子,生育意愿则会越高。实际的行为控制影响人们的感知行为控制,但并不完全等同,感知到的生育孩子的自我效能感才是影响着人们生育意愿的真正因素。感知行为控制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如政府计划生育政策、个人的经济收入、身心健康状况、是否有人照看孩子以及婚姻状况等等。根据这一结果,有关部门可以通过实施相关措施提高人们的生育控制感,从而增加人们的生育意愿。后续研究可以针对生育中提高感知行为控制的影响因素展开探讨,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