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术中肌瓣设计及磨骨方法的改良研究

来源 :2014第四届全国耳鼻咽喉科医师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Hap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微创人工耳蜗手术操作时改良肌瓣的设计和应用一种融定位、模具和拉钩为一体的新型拉钩以规范接收器骨槽的部位和形状,以改进手术操作,并对效果进行初步研究.方法:在微创人工耳蜗植入手术中,为了充分利用小切口完成手术显露和接收器骨槽定位和磨骨,选取需要人工耳蜗植入的不同年龄的感音神经性聋患者50例,在全麻下实施不同品牌、型号的人工耳蜗植入手术,通过改良肌瓣设计和应用专用的新型的人工耳蜗定位磨骨拉钩,直接定位人工耳蜗接收器骨槽位置,并作为模具以完成接收器骨槽成型.分析应用肌瓣改良和新型拉钩对切口大小、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操作难易程度和骨槽标准化程度的影响.结果:通过改良肌瓣设计并应用新型拉钩可以在不增大切口的情况下有效地规范人工耳蜗接收器骨槽的大小和位置,可以明显降低手术难度和缩短手术时间,并能够充分包埋耳蜗接收器,术后患者均正常康复,未产生各项并发症.结论:通过改良肌瓣设计和应用新型人工耳蜗定位磨骨拉钩对于规范人工耳蜗植入手术操作、降低手术难度和实现微创化操作有良好的辅助作用,今后可以通过不断改进以推广并规范化.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石杉碱甲对D-半乳糖诱导的老年性聋大鼠听皮质和下丘内Kir4.1表达变化的影响.方法:3~4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45只,随机平均分为三组,D-gal组用5% D-半乳糖(200 mg/kg)对SD大鼠行颈背部皮下连续注射8周制备大鼠老年性聋模型,D-gal+Hup A组为大鼠颈背部皮下注射同体积5% D-半乳糖(200 mg/kg)和石杉碱甲(0.1 mg/kg),共8
会议
目的:探讨携带GJB2基因突变的非综合征型耳聋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的基因型与临床上听力损失程度的相关性.方法:2006年4月至2012年9月期间共筛查出221例携带GJB2基因突变的非综合征型耳聋先证者及家系成员,根据GJB2突变对其蛋白产物的影响及是否携带235delC进行分组.其中按非截断突变(non-truncating,NT)和截断突变(truncating,T))分为T/T组、T/NT组和
会议
为了探讨基因突变对非综合征性耳聋的影响及其发病特点,文章收集了2006年4月~2011年4月就诊的176名非综合征性耳聋患者,按发病年龄分为成人组(>18岁)及未成人组,后者又分为婴幼儿组(0~3岁)、学龄前组(3~6岁)、学龄组(6~ 18岁),提取基因组DNA,然后进行GJB2和线粒体DNA A 1555G/C 1494T基因检测,并对其阳性检出率及年龄构成比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GJB2
会议
目的:探讨线粒体12srRNA上A839G基因突变与非综合征型听力损失的相关性.方法:根据临床表现、线粒体DNA全序列测序结果,寻找并确定含有线粒体12srRNA A839G基因突变的先证者,并对其家系成员进行拓展筛查,采集确诊家系的外周静脉血标本,并将血液中的淋巴细胞转化为永生化类淋巴母细胞系,经过一段时间的细胞培养后进行细胞倍增实验、药敏实验、细胞内活性氧检测(ROS)等一系列基于细胞功能水平
会议
目的:本研究拟运用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iffusion tensor imaging,DTI)技术对后天性SNHL患者与正常听力人群进行全脑扫描,并选择特定的部位进行弥散相关参数的测量,通过分别比较两组人群与正常听力人群听觉中枢分子弥散运动的差异,探讨后天性耳聋对听觉中枢白质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1年5月~2012年1月在我科门诊及住院部就诊,并行完整听力学检查后诊断为后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
会议
目的:研究miR-34a/SIRT 1/p53细胞凋亡通路在HEI-OC1耳蜗毛细胞株中的表达变化,分析毛细胞凋亡机制.方法:用脂质体转染小鼠miR-34a,设立空白对照组、空载体转染组及miR-34amimics实验组,Western blot法观察毛细胞中SIRT1、 p53、乙酰化p53蛋白表达量的改变,MTS比色法检测耳蜗毛细胞活性,流式细胞仪检测Annexin V/PI双标记后耳蜗毛细胞
会议
目的:分析一个连续三代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外中耳畸形家系的临床表型及遗传学特征.方法:对该耳聋家系成员进行病史采集、全身及听力学检查,绘制遗传图谱并进行遗传学特征分析.利用第二代高通量测序技术及数据分析策略,对外显子及其侧翼内含子序列进行筛选,通过常规PCR扩增-Sanger测序方法验证候选致病突变位点.结果:该外中耳畸形家系共3代,现存家系成员23例,符合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规律,参与本研究的7例中外
会议
目的:探索Hes1是否参与地塞米松拮抗噪声性听力损失,发挥对耳蜗声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豚鼠随机分为四组:生理盐水注射组,地塞米松注射组(1.0 mg/kg),RU38,486注射组(20.0 mg/kg),地塞米松+RU38,486注射组,药物连续作用5d.然后暴露于白噪声(115 dB HL).在实验开始前及噪声暴露24 h行听觉脑干诱发电位测试.应用琥珀酸脱氢酶(SDH)染色评估毛细胞损失程
会议
目的:分析以蓝鼓膜为特点的病例,对其诊断及鉴别诊断、治疗进行探讨.资料与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科就诊以蓝鼓膜综合征收入院的26例,对其病史、症状、体征辅助检查进行回顾分析,并复习文献.总结其病变特点及临床诊治.结果:患者均行详细的耳科查体、听力学检查、CT、 MRI及鼻咽部内镜、CTA等详细检查,并经手术探查证实,排除特发性血鼓室、颈静脉球瘤、鼓室体瘤、内听道占位等,确诊为胆
会议
目的:探讨卡铂对大鼠脑干蜗神经核细胞的影响.方法:将SD大鼠随机分为2组:生理盐水组(NS组)及卡铂损伤组(CBP组),设3、6d时间观察点.应用免疫组化方法观察各组大鼠蜗神经核Caspase-3免疫反应性;RT-PCR技术检测Apaf-1 mRNA含量.结果:在3 d及6 d时间点,CBP组大鼠蜗神经核Caspase-3免疫反应性及Apaf-1 mRNA含量明显强于NS组(P< 0.05),而且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