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水分是土壤理化性状的重要特征之一,也是土壤形成发育的催化剂。土壤水分还是植被发育的主要限制因子,不仅影响植物的生长状况,还限制着植被的种类、数量和分布,同时,植物的生长也会影响土壤水分,尤其在干旱、半干旱以及半湿润地区。桉树(Eucalyptus spp.)自19世纪末引入中国,至今已有120多年的历史。自被引种以来,凭借其速生优势,成为我国华南地区最主要的纸浆用材树种。桉树种植产生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土壤生态问题。其中,桉树的水生态问题尤为突出。以海南儋州林场桉树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时间尺度下桉树人工林土壤水分变化特征。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利用TDR土壤水分传感器和DL2e环境因子测量系统对海南西部儋州林场5a桉树人工林不同深度土壤水分及主要环境因子进行连续监测。结果表明:(1)在日尺度上,降水对土壤水分的影响较大。晴天土壤水分基本稳定,雨天的土壤水分波动较大,在小雨条件下,0-10cm、10-30cm、30-6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分别由11%、12.6%、9.26%,增长到14%、12.6%、9.26%,增幅分别为27.27%、0%、0%;在中雨条件下,0-10cm、10-30cm、30-6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分别由11%、12.65%、10.3%,增长到25.33%、15.49%、10.43%,增幅分别为130.27%、22.45%、1.3%;在大雨条件下,0-10cm、10-30cm、30-6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分别由15%、11.6%、9.17%,增长到27.34%、17.09%、13.82%,增幅分别为82.2%、47.33%、50.7%;在暴雨条件下,0-10cm、10-30cm、30-60cm深度土壤含水量分别由13%、13.01%、10.69%,增长到29.67%、18.2%、16.68%,增幅分别为128.23%、39.89%、56.03%;可见只有当降雨量达到甚至超过一定量时,雨水才能最终穿过冠层渗入表层土壤,从而到达深层土壤。(2)在月尺度上,旱季和雨季的土壤含水量月变化大致呈单峰曲线,雨季(平均土壤含水量7.54%)高于旱季(平均土壤含水量7.97%)且波动幅度亦较旱季明显。(3)在年尺度上,年内变化方面,可分为旱季土壤水分变化平缓期(11-5月)和雨季土壤水分剧烈变化期(6-10月)。土壤含水量最低值出现在4月份,为最高值出现在10月份,降水量最低值出现在2月份,最高值出现在8月份。年际变化方面,研究区12月-次年4月土壤含水量较低,并逐渐降低;5-11月土壤含水量较高,并逐渐增加,都在10月达到当年的土壤含水量最大值,但最低值2016年发生在4月,2017年发生在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