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00份药品不良反应报表统计分析

来源 :第一届中国药物警戒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flhz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了解湖南省2005年ADR的发生、分布情况。方法:结合Excel电子表格和手工筛选,建立ADR报表数据库,对11800份ADR报表统计患者的一般情况、引起ADR的药品、ADR的表现及导致的系统一器官损害、ADR死亡病例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DR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发生ADR的药物以抗感染药物最多见;ADR以全身性损害最多见;导致死亡的ADR以过敏性休克占绝大多数。结论:抗感染药是ADR监测的重点药物,防治药物引起的过敏性休克是防止ADR引起死亡的主要措施。
其他文献
会议
目的探讨PCR病原体检测与血清HSV-21gG抗体检测在生殖器疱疹疾病中的应用比较.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生殖器溃疡部位HSV-2,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HSV-2IgG抗体.结果在总计51例生殖器溃疡性疾病患者中,14例PCR检测HSV-2阳性患者中,6例(42.9﹪)HSV-2IgG血清抗体阳性;37例阴性患者中,5例(13.5﹪)HSV-2IgG血清抗体阳性.结论P
目的:探讨清开灵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流行病学特点。方法:通过检索1978-2006年医药学期刊,收集清开灵注射剂不良反应详细病案258例;在构建数据库的基础上,应用统计学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结果:清开灵注射剂可引起多种类型的不良反应,其中以皮肤损害比例最高(28.16%),其余依次为过敏性休克(23.10%),呼吸系统损害(19.62%),消化系统损害(9.18%)等;患者各年龄段间性别构成比无显著性
2006年共收集、上报来自全市社区卫生服务站、服务中心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531例,分析ADR发生的情况及特点,为基层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提出建议。
从药品不良反应信息的收集、报告以及药品不良反应信号分析和发布等多角度,探讨控制和降低药品风险的环节和措施。
药品风险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贯穿于药品的整个周期,涉及到药品生产和经营企业的参与以及药品监督、检验等环节,以保证人们用药安全为目的。企业开展药品风险管理,有利于解决药品安全问题,是杜绝类似"齐二药"假药事件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社会群体对用药安全问题的迫切希望。因此企业应加强药品风险管理的力度,从品种开发,到药品临床应用;从药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到药品上市销售;从企业技术人才引进到企业人
美国药品风险管理模式非常成熟,是一个围绕风险与利益评估、风险最小化以及利益最大化的重复过程,连续贯穿于一个产品的周期之中。本文通过剖析美国FDA对来氟米特的调整及决策的风险管理过程,从法律法规、技术监测水平、药品现状等方面,剖析我国药品风险管理的现状,提出开展药品风险管理,必须从宏观和微观上下功夫,宏观上要抓紧法律法规建设和完善,撑起法律的空间;微观上,在现有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基础上,从流行病学
目的:分析中药注射剂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2006~2007年上报的65例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报告病例,从年龄、性别、药物品种、临床症状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是诱发ADR的主要剂型;本组ADR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和药物热为主,共45例次,占总数的51.7%;涉及药物17个品种,集中在痰热清、双黄连、银杏达莫3种注射剂,共诱发A
目的:分析本院中药制剂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一般规律及影响因素,以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本院2006年收集到的31例中药制剂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注射剂是引起ADR的主要剂型(83.9%);不良反应涉及的系统一器官以皮肤及附件损害的发生率最高(54.8%)。结论:应及时报告中药制剂ADR,
目的:了解本院由中药引起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特点和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本院由中药引起的28例不良反应报告的一般情况、用药品种、用药途径以及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8例中药不丸艮应报告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15,年龄最大的86岁,最小的8个月;涉及药物23种,其中心脑血管系统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高(35.71%),其次为消化系统用药(21.43%)。中药ADR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