腈水解酶催化高浓度β-氨基丙腈水解通过串联反应策略生成β-丙氨酸

来源 :中国生物工程学会2014年学术年会暨全国生物技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jizhong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β-丙氨酸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饲料及化工等领域.β-丙氨酸的合成方法有化学法和生物法两种,通过β-氨基丙腈的水解是合成β-丙氨酸重要方法之一.然而腈类物质的化学法水解,通常需要强酸、强碱、高温等苛刻条件,反应过程中也会产生一些副产物以及大量的盐类物质,且对于环境污染较大.腈基水解酶(Ntilase,EC3.5.5.1)能够催化腈类物质直接水解生成相应的羧酸,为通过β-氨基丙腈的水解得到β-丙氨酸提供了一个温和、绿色、环境友好的合成途径.通过对实验室现有腈基水解酶筛选得到能够催化高浓度(210g/L) β-氨基丙腈的腈基水解酶,通过将腈基水解酶与天冬氨酸裂解酶的反应进行串联,消耗掉腈基水解酶催化过程中产生的NH3,解决了腈基水解酶催化过程中NH3释放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同时也有效地降低了3-氨基酞胺的生成。
其他文献
Among all of the sources of tropical cyclone (TC) intensity forecast errors, the uncertainty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has been shown to play a significa
目的: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康复者恢复期血浆中新型冠状病毒(2019 novel coronavirus, 2019-nCoV)核酸检测方法进行系统性验证。方法:根据血浆样本实际情况,并结合试
我国铸造铜元始于光绪十五年。当时,任两广总督的晚清名臣李鸿章,为了缓解钱荒,率先下令在广东试铸新式无孔铜元,并在广东一地试用。由于铜元有铸造方便、式样新颖、图案精美、轻重适中、便于携带等诸多优点,所以广受商民欢迎,不仅奇迹般地缓解了钱荒,而且有效地打击了私铸钱币。于是。各省纷纷效仿。在清末和民国期间的近50年内,各省铸造的铜元数量在百亿枚以上,至今存世量仍相当惊人。我们如何收藏这些清末和民国铜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