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液中纳米细菌的检测

来源 :2007年浙江省医学病毒、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imon_1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纳米细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了解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液纳米细菌(NB)感染状况。 方法:对6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5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66例肝硬化(CL)、23例肝癌(HC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钙染色,检测血清中纳米细菌,并与40例健康人结果比较。血浆经稀释、离心和过滤后,在细胞培养条件下培养45天,肉眼和镜下观察生长表现。部分培养物用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CHB、CSHB、CL、HCC病人和健康人血清纳米细菌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23.91%、36.84%、38.89%、26.09%和7.50%。钙染色分别为29.55%、45.45%、37.14%、18.18%和5.00%,肝病免疫组化和钙染色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人(P<0.05)。培养后完全呈絮状或无沉淀者,纳米细菌阳性率17.19%(11/64);完全或部分黏附于管底壁者,NB免疫组化阳性率为39.58%(19/48),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微镜下,纳米细菌阳性组出现针状、巢装集落或结晶者为82.35%,而阴性者40.0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阳性的培养物透射电镜可见纳米细菌样微生物。 结论: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联合透射电镜、钙染色可用于纳米细菌的检测。紧密黏附于管底的白色沉淀及镜下的针状和巢状集落、多种结晶是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特征。部分慢性肝病、肝癌病人存在血液纳米细菌感染,肝病患者血液纳米细菌感染率高于健康人。
其他文献
基于弹性薄板理论给出了基于模态分析、最大挠度等效和总应变能等效确定复杂孔板有效弹性常数的方法理论基础,提出了具有普适性的多孔板有效弹性常数与有效质量比或有效承载分
会议
研究了空气在泡沫金属和针翅结构中的对流换热。实验结果表明,30PPI泡沫铜的换热系数最大,但同时压力损失最大,在本文实验参数下,对流换热系数比光槽道增强了8~12倍;平直翅片具有最
文章阐述了海外投资保险立法的涵义和价值,分析了中国海外投资现状及海外投资保险立法中存在的问题,考察了可资借鉴的美国式双边主义、日本式单边主义和联邦德国式混合主义的
本文利用二维层流模型比较分析了层流状态下针翅形状尺寸对传热和流动的影响,发现针翅间距和开缝角度对传热均有较大影响。增大针翅间距可以提高面积平均换热系数和综合换热性
会议
利用有限元法对一台典型斜锥壳固定管板釜式重沸器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考虑了管板、管束及鞍座的影响对釜式重沸器进行了整体建模,分析发现在斜锥壳大端区域存在较大的环向
低压加热器换热管材质为HSn70-1黄铜,在进行氨渗试验检查管子管板连接时,换热管发生腐蚀破坏,导致整个管束报废。通过对铜管断面的宏观形貌进行观察,制备了试样在显微镜下对微观
会议
介绍了管壳式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起源与发展,对螺旋折流板换热器的结构进行了说明,对研究和应用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研究和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先进制造技术提高生产
会议
管板和折流板是管壳式换热器主要的零件,传统的机械加工方法效率低,误差较大。通过对管孔的排布方式进行分析,找出规律,建立了数学模型,用EIA代码编制了数控加工程序,在数控钻铣床
会议
多年来,国内外对换热器的评价有多种指标。通常,人们最为关注的、重要的指标是传热总系数K值和运行的流阻Δp。作者认为,这样做并不全面。因为它并没有考虑到换热器在实际运行时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