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纳米细菌的分离与鉴定方法,了解慢性肝病和肝癌患者血液纳米细菌(NB)感染状况。
方法:对68例慢性乙型肝炎(CHB)、54例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66例肝硬化(CL)、23例肝癌(HCC)患者采用免疫组化、钙染色,检测血清中纳米细菌,并与40例健康人结果比较。血浆经稀释、离心和过滤后,在细胞培养条件下培养45天,肉眼和镜下观察生长表现。部分培养物用透射电镜观察。
结果:CHB、CSHB、CL、HCC病人和健康人血清纳米细菌免疫组化阳性率分别为23.91%、36.84%、38.89%、26.09%和7.50%。钙染色分别为29.55%、45.45%、37.14%、18.18%和5.00%,肝病免疫组化和钙染色阳性率均高于健康人(P<0.05)。培养后完全呈絮状或无沉淀者,纳米细菌阳性率17.19%(11/64);完全或部分黏附于管底壁者,NB免疫组化阳性率为39.58%(19/48),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显微镜下,纳米细菌阳性组出现针状、巢装集落或结晶者为82.35%,而阴性者40.0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阳性的培养物透射电镜可见纳米细菌样微生物。
结论:单克隆抗体免疫组化联合透射电镜、钙染色可用于纳米细菌的检测。紧密黏附于管底的白色沉淀及镜下的针状和巢状集落、多种结晶是培养过程中的重要特征。部分慢性肝病、肝癌病人存在血液纳米细菌感染,肝病患者血液纳米细菌感染率高于健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