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AOD技术应用的最新进展(AOD+AOT)

来源 :2013中国铸造活动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321l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介绍了沈阳铸造研究所(SRIF)在铸造AOD精炼技术应用中的新进展,通过分析铸造AOD工艺和冶金AOD工艺的三大差别以及铸造AOD精炼纯净铸钢件的优点,提出了铸造AOD新的发展趋势即AOT(Achieving of Target),AOD+AOT是精炼工艺在材料冶金领域应用的新进展,是把精炼工艺控制技术与铸件最终质量要求相结合的新的技术服务模式.最后说明纯净钢及其精炼是铸钢技术的发展方向.
其他文献
本文研究了Al-Fe基合金挤压铸造过程中,挤压力对铸件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挤压力可以使针片状A13Fe相尖锐的棱角钝化,由针片状向短棒状、椭球状转变,还可以看到较长的A13Fe相发生断裂.合金的力学性能明显上升,比压为936MPa时,合金的硬度HB为91.25,比铸态提高了23.7%.同一铸件从外部到内部,A13Fe相尖锐的棱角发生钝化,同时内部晶粒由于散热作用较差,组织比较粗大,临近
通过对Cu-15.6 wt%Ge包晶合金进行定向凝固实验,获得了两种分离组织:一种为纵向的分离组织(类似于带状组织),一种为轴向的分离组织.纵向分离组织的形成类似于带状组织的形成.但是,通过组织观察可以发现,这两相的形态是非平界面.这不能用理想的带状组织的理论模型来解释.稳态的轴向分离组织是一种全新的组织,这种轴向分离组织主要是由双扩散流诱导.基于凝固理论讨论了这两种分离组织的形成机制.
本文研究了Al-P中间合金经冷变形及热处理后对其组织及低温细化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冷变形严重损害了杆状Al-P合金对A390初晶Si的低温细化效果,对其热处理后其细化效果具有明显的改善,随着热处理时间的增加,Al-P中间合金的细化效果逐渐改善.当对冷变形后热处理的保温8 h时,可使初晶Si晶粒尺寸达到22 μm.分析认为,冷变形破坏了AlP和Al基体之间良好的界面,使低温细化的AlP粒子难以加入
研究了复合变质处理对高碳当量高强度灰铸铁组织性能的影响,通过组织分析,复合变质剂的加入能够控制灰铸铁中初生奥氏体的生长特征,增加初生奥氏体枝晶数量,同时能够获得呈空间网络形态、致密的初生奥氏体枝晶;随着复合变质剂加入量的增加,灰铸铁中的共晶团得到细化,同时得到细小、弯曲的石墨组织.另外,复合变质剂加入量的增多,能使基体珠光体的层片间距减小.以上灰铸铁组织的变化使灰铸铁的力学性能得到提高.
本文研究了通过向工业纯铝熔体中加入脱水的NH4Al(SO4)2,在900℃下发生原位反应的方法来制备Al2O3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通过进行金相观察、X射线衍射实验、DSC实验、SEM实验,结果表明:原位反应生成的Al2O3颗粒在铝基体中细小弥散分布,形成球形的、不团聚的增强体颗粒,微观组织比传统工艺获得的材料的微观组织更好.显微硬度结果显示,Al熔体中NH4Al(SO4)2的加入量不同会影响材料
以正硅酸乙酯(TEOS)、硝酸银、柠檬酸钠等为原料,通过溶胶凝胶法成功制备出纳米银-二氧化硅复合颗粒.其中银的含量与合成温度和溶液pH值有关.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X射线衍射分析(XRD)、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紫外光/可见光吸收光谱仪(UV-Visible)对其形貌、结构及光学吸收特性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纳米银粒子均匀分布于二氧化硅颗粒表面,银粒子等离子共振吸收峰位于
本文回顾了我国高等铸造教育六十年走过的历程,对培养不同层次的铸造科技人才提出了建议.展望了世界铸造科技发展趋势,供铸造同行参考.
针对高强韧铝铜合金铸件补焊时易产生热裂纹缺陷的现象,本文对铝铜合金铸件补焊热裂纹形成机理进行了研究,采用添加微量元素的焊丝并配以成套焊接工艺,解决了该技术难题.
通过各种测试手段,对不同转速条件下得到的Fe78Si9B13非晶合金在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进行研究.在电化学极化的过程中,随着转速的增加,样品的Ecorr随之增大,而Epit随之减小.电化学测试和浸泡后样品表面的颗粒状生成物中Si的含量要比样品基体中的少,并且腐蚀后表面氧的含量随转速的增加而降低.样品在NaCl溶液中浸泡腐蚀的最大腐蚀速率发生在0.6 M,这归功于氯离子浓度对点蚀过程及极化诱导
Al-18Si合金经合金化、变质、热速处理复合处理后,组织明显细化,初晶硅从1OOμm左右细化到1Oμm以下,共晶硅从粗大的针状变为纤维状,合金的力学性能明显提高,相比于仅合金化的Al-18Si合金,抗拉强度和硬度分别提高了55.14%和70%,磨损量和摩擦系数分别降低了30.7%和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