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伊宁多普勒天气雷达2006年投入业务使用,利用雷达组合反射率(CR)资料及气象观测站自动雨量资料,经数据同化后,统计得到对应关系,对雷达探测区域做降水量估计。降水量估计虽然存在误差,但能够真实有效的反应出降水量的区域分布情况,为无测站及无人区域的降水量估计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雨量估计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紧急事件应对等方面。实际工作中,一次降水过程的大降水集中区域是发生洪水、地质衍生灾害的危
【机 构】
:
新疆伊犁州气象局,新疆 伊宁 83500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伊宁多普勒天气雷达2006年投入业务使用,利用雷达组合反射率(CR)资料及气象观测站自动雨量资料,经数据同化后,统计得到对应关系,对雷达探测区域做降水量估计。降水量估计虽然存在误差,但能够真实有效的反应出降水量的区域分布情况,为无测站及无人区域的降水量估计提供了有力的科学依据。雨量估计产品可广泛应用于防灾减灾、紧急事件应对等方面。实际工作中,一次降水过程的大降水集中区域是发生洪水、地质衍生灾害的危险区域,本文结合2008年8月24、25日的两次降水估计应用实例,说明多普勒天气雷达在防灾减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常规资料和物理量资料,对2008年6月宜州市致洪连续性暴雨天气过程进行分析,探讨了其成因。结果表明:这次过程在稳定的大尺度环流形式和有利的物理量场条件的,是大、中尺度天气系统相互作用的结果。
事业要发展,人才是根本。全面提高气象队伍的整体素质,增强气象队伍的开拓创新能力,是发展气象事业、拓展气象服务领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本文从气象继续教育需求角度出发,提出了气象继续教育的应对措施。
2005年后下发的虹吸式雨量计配备了与目前常用的斗式自记笔完全不同的新型盒式自记笔。此笔从理论上分析应优于斗式自记笔,然而实践中却被摒弃不用。本文通过细致观察,发现了其缺点并加以改进。通过实践证明:改进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本文根据近年来高空行业技能竞赛的内容,分析了所考科目内容与要求,并提出了针对技能竞赛获好成绩的一些方法。
本文以黑龙江省逊克县森林火灾为例,对环境减灾卫星(HJ-1)高光谱数据在森林火灾灾后植被恢复监测应用潜力和技术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环境减灾卫星高光谱数据格式转换、图像镶嵌、大气校正等数据预处理;然后,进行端元选择和提取后,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方法进行分类;最后,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进行各类别面积统计分析,并进行火灾轻度影响区和重度影响区的划分。结果表明,环境减灾卫星高光谱数据在地物精细分类中具有
减灾应用业务运行管理分系统是减灾应用系统业务运行的组织、指挥、调度、管理中心,主要负责接收来自用户服务分系统及内部的业务需求订单,组织调度减灾应用系统的各个处理分系统进行业务处理。本文介绍了减灾应用业务运行管理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法。分系统采用了B/S架构,并通过使用消息中间件保障与多平台系统的业务运行信息交互,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复用性和可维护性。
为了更有效地监测安徽省农业干旱,以安徽省沿淮淮北为研究对象,利用MODIS资料,开展本省沿淮淮北分时段的基于植被供水指数和距平植被指数晴空遥感干旱监测研究,建立并确定了动态沿淮淮北的MODIS植被供水指数、距平植被指数等级标准。最后利用当地台站监测土壤墒情以及农业干旱指标累积湿润指数对干旱监测进行定量验证。结果表明,植被指数距平法与累积湿润指数相关性最高,两种方法建立指标和模型可以用来分时段进行区
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服务工作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通过对我县库区地质灾害发生时地质环境条件特征及近20年来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灾时气象要素的统计分析,利用预报预警区前期实际累计过程降雨量和未来24小时的降雨量预报资料,以及不同的地形(地貌)、岩土体等条件,对降雨诱发的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和范围可能性作出预报预警,以最快捷的方式开展库区地质灾害气象预报预警服务,以提高我县的应急处置能力和防灾减灾水平。
近年来世界范围内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了人员、财产、环境和生态的极大损失。我国环境小卫星HJ1A/1B因其高覆盖、重返周期短和可编程等优势,可以在灾害快速检测和救助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的工作基础是HJ星多光谱数据的洪灾变化检测,重点是水体的准确提取。考虑到水体在多谱段影像上的反射特性,我们采用约束聚类的分类技术先将水体、植被等地物从影像上提取出来,再在两时相的水体提取结果上,采用相减法检测出洪灾变化情
国防科技工业是国家战略性产业,拥有先进的高新技术和现代化装备,在减灾救灾产品研制和生产方面具有突出的行业科技优势。国防科技成果中适用于减灾救灾的技术与产品涉及信息采集与传输、综合指挥控制、应急通信保障、应急输供电保障、应急交通及运输、工程抢险装备、医疗卫生防疫、安全防护、生存基本保障、特种救生装置等方面。从历次灾害救援行动来看,国防科技工业参与国家减灾救灾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将适用的国防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