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骨后外侧解剖锁定接骨板在B型踝关节骨折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医学会第十八届骨科学术会议暨第十一届COA国际学术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estdzi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后外侧锁定接骨板在踝关节骨折中的临床应用及其效果评价。方法:2014 年 5 月~2015年12月对 40例踝关节骨折采取后外侧锁定接骨板行踝关节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男 24例,女 16 例; 年龄平均38岁。致伤原因:扭伤 25 例,交通伤 15 例。根据 Lauge-Hansen 分类:旋后外旋型Ⅲ度 28例,旋后外旋型Ⅳ度 10例。所有患者均为闭合性骨折,40 例中 10 例患者 X 线提示有明显骨质疏松。在外侧切口中,外踝骨折钢板置于腓骨后外侧,逐层分离,在腓骨肌与拇长屈肌之间暴露后踝,后踝骨折行螺钉或钢板固定。内踝骨折行螺钉固定。观察术后伤口愈合、骨折恢复及内固定情况,同时按 olerud-Molander主观功能评分系统及AOFAS评分对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
其他文献
疼痛是组织损伤或潜在组织损伤所引起的不愉快感觉和情感体验,已成为继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四大生命体征之后的第五生命体征。疼痛可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烦躁、失眠、血压升高、免疫力下降等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变化,甚至影响手术的预期和术后康复,导致慢性疼痛。目的:探讨无痛病房护理模式对多发创伤患者围手术期患者疼痛干预的效果评价。方法:构建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具体方法包括:明确组织架构与职责,进行持续性的
会议
目的:通过此专案改善,积极寻找原因,制定护理对策,帮助病人减少并发症,提高自我照顾和独立生活能力,降低平均住院日。提高护理宣教的有效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融洽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信任和满意度,满意度达100%。方法:抓住病人的注意力 1、根据患者病情针对性发放资料,布置健康教育角,供患者阅读;2、由责任护士按正确操作方法进行一对一个性化宣教;3、借助网络平台集体观看视频、图片,吸引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PKP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术后出现椎体新发骨折(New VertebralCompression Fracture NVCF)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科自2012年11月~2014年10月因原发性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进行PKP手术治疗患者182例,其中获得随访161例(203个椎体).术后随访时间(0
目的:探讨保留髓内钉添加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无菌性骨不连的疗效.方法:收集并整理2010年1月至2015年1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骨科中心关节外科收治的因股骨骨折接受髓内钉内固定手术且失败而造成的股骨无菌性骨不连的患者共18例,其中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分布在35--75岁,平均年龄49.3岁;骨不连发生时间6-34个月,平均17.6个月.所有病例均采用保留原髓内钉添加锁定
目的 观察定制Cage进行严重髋臼骨缺损翻修的临床疗效,包括:(1)Harris髋关节评分;(2)髋关节旋转中心的恢复;以及(3)手术并发症.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14年9月25例(25髋)全髋置换术后严重髋臼骨缺损的患者接受定制Cage翻修术.随访期间,一例患者失访,一例患者死亡,最终23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15例)纳入本研究.平均随访时间66.3个月(24~120个月).术后对Harr
目的 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PKP percutaneous kyphoplasty)术联合密固达药物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分析.方法 收集我科自2014年7月~2015年1月因原发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进行PKP手术治疗患者138例,根据PKP术后是否应用密固达抗骨质疏松治疗分成对照组(随机抽取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随访时间平均(19.36±2.51)个月,治疗
目的: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比较及评价Inion多聚物可吸收螺钉和钛合金金属螺钉治疗踝关节骨折中下胫腓联合损伤分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 2013 年 4 月--2015 年 4 月,102 例伴有下胫腓联合损伤分离或可疑下胫腓联合损伤分离的闭合性踝关节骨折病例纳入本项研究。术前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根据术前 X 线测量和术中Hook试验和外旋试验验最终确诊 82 例下胫腓联合分离患者,应用可吸收螺钉治疗4
目的 探讨非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10月至2010年1月应用非截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单侧Crowe Ⅳ型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32例,男12例,女20例;年龄23~60岁,平均49.4±9.7岁.对侧髋关节正常15例,无关节炎及脱位表现的轻度髋臼发育不良17例.通过有限软组织松解、撬拨复位实现真臼重建,不行股骨短缩截骨.术后对患者满意度、髋
目的:回顾性研究以疼痛为主要症状就诊的累及髋臼周围的良性骨肿瘤及瘤样病变的治疗结果,分析总结针对相应病变的处理原则。方法:对我科于2003,12~2013,9收治的以疼痛为主就诊的17例累及髋臼周围骨的良性肿瘤及瘤样病变患者进行随访。其中男6例,女11例,年龄13~52岁。骨的纤维结构不良5例,骨囊肿2例,骨巨细胞瘤2例,骨内脂肪瘤1例,纤维瘤1例,动脉瘤样骨囊肿1例,嗜酸性肉芽肿1例,血管瘤1例
目的:DDH患者髋臼及股骨近端形态的研究已经很多,但至今尚未见有关DDH患者膝关节解剖形态的报道。越来越多DDH患者随着年龄增长和下肢本身发育的异常,出现膝关节骨关节炎表现,进而需要接受膝关节置换等手术治疗。但有学者发现髋关节发育不良引起了膝关节结构的异常。我们在临床也发现许多DDH患者的膝关节发育并非完全正常,出现诸如髌骨运动轨迹异常、股骨髁发育较小等现象。此外,有报道显示接受全髋关节置换(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