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L2008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分析

来源 :第八届中国肿瘤学术大会暨第十三届海峡两岸肿瘤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sr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评价中心自2008年采用的APL2008方案治疗儿童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的治疗现状及预后.对2008年至2014年新诊43例APL患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进入APL2008方案治疗的28例患儿进行疗效统计,总结治疗方案和现状.结果 本组患儿中位年龄8岁4个月,男28例,女15例,以感染、贫血、出血、发热伴肝脾淋巴结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结果表明,APL的临床表现以贫血、出血、发热伴浸润为主要特征。免疫分型及染色体符合率分别为95.3%,90.2%和86.5%。APL的PML/RARa融合基因与形态学诊断、APL2008方案治疗儿童APL预后较好。
其他文献
会议
目的:从理论上探讨调理任督二脉法对亚健康态失眠的影响.方法:本文通过综合近几年对调理任督二脉对引阳入阴,养阴敛阳,协调人体阴阳平衡的研究,结合对亚健康态失眠的认识,探讨调理任督二脉法对亚健康态失眠的影响.结论:针刺任脉之关元穴,督脉之大椎穴,可以协调全身阴阳,使任脉引督脉阳气下潜,督脉导任脉阴气上升,引阳入阴,养阴敛阳,循环往复,水火既济,进而达到健脑安神,宁心安眠的作用.
肾母细胞瘤(WT)是小儿泌尿道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其中,未分化型(不良的表型)约占WT的10%,这种类型是患者对临床治疗应答和生存的最重要组织学标志.然而,这种表型背后的分子机制尚不明确.本项研究旨在通过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阵列探究间变性小儿肾母细胞瘤的相关分子机制.首先,设计了实时聚合酶链反应(PCR)阵列并对小儿肾母细胞瘤(间变性)和癌旁正常组织进行检测,获得其基因表达谱。其次,对所获得
Ⅳ期神经母细胞瘤(NB)原发肿瘤肉眼完整切除对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的重要性一直存在争议.本研究探讨Ⅳ期NB原发肿瘤手术切除程度对预后的影响.回顾分析2000年1月至2011年12月,中心收治的96例Ⅳ期NB 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接受综合治疗,包括化疗、手术和(或)放疗.根据原发灶手术切除程度将患者分为四组,A组:未手术或仅活检或手术切除小于50%的原发肿瘤;B组:手术切除50%~90%的原发肿瘤;C
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HR HPV)的致癌基因E6的表达情况对肿瘤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2000年至2006年期间首次诊断为宫颈癌,行宫颈癌根治性切除术、术后病理确诊明确、随访资料完整的宫颈癌病例134例,利用荧光定量PCR(RT-PCR)技术检测宫颈癌组织中HPV16-E6-DNA拷贝数,并分析HPV16 E6
目的:观察子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至2008年12月将159例子宫颈癌患者随机分成同步放化疗组与单纯放疗组,其中154例完成治疗.同步放化疗组:75例子宫颈癌患者采用外照射(B点总剂量50.4~52GY)同时顺铂加5-氟脲嘧啶(FP方案)化疗(DDP 70 mg/m2,分3天静点;5-Fu 2400 mg/m2 96 h静脉泵入),并给予高剂量率192铱腔内后装治疗(A点
本文总结术前肾动脉化疗栓塞(TACE)与静脉化疗的多模式新辅助化疗对进展期肾母细胞瘤的疗效.2003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46例单侧进展期肾母细胞瘤患儿(男25例,女21例;年龄0.5岁至11岁,中位年龄2.9岁)在手术前应用肾动脉化疗栓塞与静脉化疗联合的新辅助化疗.病人入选标准:肿瘤直径超过10cm;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受侵;下腔静脉受侵;有远处转移;或肿瘤组织学类型为间变型.肾动脉化疗栓塞的
胶质瘤肿瘤间质中源于宿主的细胞可被胶质瘤干细胞诱导恶变,本文旨在初步探索这些恶变细胞的放射敏感性及可能的分子机制.提出双色荧光示踪的胶质瘤原位移植模型在肿瘤活体成像及研究肿瘤细胞侵袭、转移、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周边微环境中宿主固有细胞被激活等方面,具有更高的实用价值。在胶质瘤微环境中,肿瘤间质恶变的宿主少突胶质细胞ihBTC2对射线更加抵抗,可能与Notch信号通路激活密切相关,这对进一步研究肿瘤间
会议
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