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层社区需求——市场变迁所引发的思考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ngyuzhang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我国,大家所熟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多是一种根植于中国基层社会的文化形态,不同于博物馆中的文物,它是活着的,会随着文化影响、社会需求、技术进步等因素不断变化的。原本,不必对这些变化过分忧虑,因为作为一种"活"的,被人拥有掌握的文化形态,总是要随着人的需要变化而变迁的。但是,时下的变迁却令笔者困惑,这主要在于,由城市的现代文明、市场、金钱与权威等因素引着、牵着、迫着许多"非遗"品项从形式、内容到其文化功能实现变迁,这种变迁是非渐进的,而是跳跃突进的,它们中的许多——特别是那些不受地域严格限制的,脱离了其原有的"文化社区",脱离了其原属市场,也抛弃了其原有的美学品格。英国人类学家马凌诺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1884—1942]认为,人类学的使命无非是要帮助实现"没有痛苦的变迁"(painless change),而据笔者观察,时下的变迁则难以说是"没有痛苦"的。
其他文献
上海市建筑工程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探索出“平台育师,双创育人”的实践经验,并取得了丰硕的教育教学改革成果。根据上海市“十三五”规划中关于现代职教体系构建计划、
邹坤是靖边县政协委员,靖边县铭善志愿者协会的会员,还是西部大开发杂志社的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