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在局麻下应用小针刀治疗

来源 :中华中医药学会针刀医学学会2012年学术交流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p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应用小针刀切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并分析其治疗腕管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在远侧腕横纹的尺侧腕屈肌腱及桡侧腕屈肌腱的内侧缘各作为进针刀点,切开腕横韧带,剥离腕屈肌腱和腕横韧带的粘连,使正中神经卡压解除.结果:术后随访3~15个月,37例症状完全消失,3例大部分症状缓解.拇、示、中指指腹两点辨别觉恢复正常,术后2例大鱼肌萎缩者,肌萎缩明显改善,拇指对掌功能恢复正常.术后患者均无神经、血管和肌腱损伤,无血肿、弓弦状畸形等发生.结论:小针刀切开松解腕横韧带治疗腕管综合征创伤小,且安全有效.
其他文献
目的:对海军舰艇官兵下腰痛的流行病学进行调查.方法: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表和实地考察对驻艇驻岛官兵859例进行腰痛发病状况调查.结果:患病率海军基地舰艇和潜艇占总人数比例高达61%及93.2%,执行任务舰艇占60.3%,驻岛部队66.7%.结论:海军驻艇官兵下腰痛比例较高,其与工作休息环境,机体抵抗力,防护意识,治疗手段,个体因素等相关.
经络系统是神经系统、体液系统、电生理系统总和的宏观反映规律。正如三个不同方向大小的力,其合力是看不到摸不到,却能感受到的,物体最终状态—运动轨迹、运动速度等是由合力来决定的。所以,局部的、片面地去理解经络是不可取的,而且也是难以真正地认识经络的。用针刀治疗神经卡压症、筋膜劳损、局部组织缺血症等慢性软组织损伤类疾病,用中医的经络理论解释,即是调整经络,疏通气血、协调阴阳,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运用针刀
针刀医学为中国原创,堪称国粹,为实践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为解决人类病痛积苦、维护健康,做出重大贡献.然而针刀医学在发展历程中,历经坎坷曲折,研发初期有种种阻力和干扰,近年来对针刀医学的争论仍在继续,这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针刀医学的进一步发展.所以,必须用与时俱进的治学态度、从中医诊疗技术现代化的高度来重新认识针刀医学的科学价值,以便为针刀医学更快、更好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本文结合临床病例资料,介绍了X线片检查在刃针门诊中的应用以及必要性,并探讨了在日常的刃针门诊工作中,针对四肢关节的疼痛、肿胀,腰、骶、臀、髋、股部及一侧腰腿痛麻,枕颈部、上肢症状时行X线片检查的方法及操作。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关键是准确的消除痛点(阿是穴)彻底有效地改善脊柱前后、两侧损伤肌群,腰痛并发坐骨神经痛。绝大多数系腰部及骸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因无菌性炎症病变的化学性刺激所引起,针刀的松解,剥离调整软组织的挛缩、粘连,痛点消除法清除硬膜外软组织无菌性炎症病变所产生的化学性刺激因子。针刀治疗使陈旧病灶“更新”过程创造一个良好环境,使小关节复位,从而达到“去痛治松”的目的。
本文结合临床病例资料,介绍了腰臀肌筋膜炎病理机制及中医病机,分析了局部药物、小针刀疗法及超短波对人体的作用及作用机理,并探讨了三联疗法治疗腰臀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局封、针刀、超短波物理疗法3种疗法可以互相补充,提高疗效。3种疗法结合起来治疗腰臀筋膜炎具有见效快、疗效好、痛苦小、且无不良反应等特点。
本文结合临床病例资料,介绍了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病因病理,分析了减轻椎间盘的压力、去除突出物或促使神经根的相对位移的治疗原理,并探讨了神经根阻滞封闭合小针刀侧隐窝减压松解治疗腰椎间盘源性腰腿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探讨小针刀配合药物注射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患者药物注射后,用小针刀松解第三腰椎横突尖部.结果:痊愈125例,其中1次治愈93例,2次治愈32例;好转7例;未愈0例: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小针刀配合药物注射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操作简单,疗效确切,安全性高,且随访3月无一例复发,值得推广.
目的:总结中西医结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经验.方法:对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针刀合手法加中西药物治疗,观察一年.并设随机对照组,另8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应用单纯的西药,比较两组的疗效及西药用药时间.结果:根据疗效标准,治疗组80例中,临床控制的26例,显效的42例,有效的11例,无效的1例,显效率为85.0%,与对照组比较疗效更优(P<0.01),且治疗组的西药应用时间要明显短于对照组(P<
目的:观察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综合治疗冻结肩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98例符合诊断标准的冻结肩患者分二组,治疗组100例采用针刀松解,手法推拿配合关节腔内注射玻璃酸钠,中药内服,综合治疗;对照组98单纯应用针刀松解治疗,比较二者的临床疗效.结果:1个疗程后,100例治疗组中,优68例,占68.00%;良23例,占23.00%;优良率为91.0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