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狂犬病是一种致死性的中枢神经嗜性的人兽共患传染病,病原是狂犬病病毒,能感染人和所有温血动物。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每年造成全世界大约26,000~55,000人的死亡,其中绝大多数发生于非洲和亚洲的发展中国家,对人类的公共卫生一直存在着威胁。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犬源的狂犬病毒是人类感染狂犬病的主要来源。狂犬病是一种人、兽(畜)共患的病死率极高的传染病,多由携带狂犬病毒的犬、狼、猫等食肉动物咬伤或抓伤而感染。因其无特异的有效治疗,发病后几乎100%死亡,因此,做好狂犬病暴露后的处置工作是预防狂犬病发生的关键。狂犬病暴露后紧急处理包括三方面,即局部处理,疫苗接种和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但据报告国内有很多失败病例,都是由于缺乏以上三方面的正确处理或某一环节处理不当而导致狂犬病的发生。除Ⅰ级暴露不需处理外,不管是Ⅱ级还是Ⅲ级暴露都应该按照正确的方法进行暴露后的处理,即正确地伤口处理;及时注射疫苗,如果是Ⅲ级暴露还应同时注射狂犬病被动免疫制剂;同时,全程接种后尽可能做狂犬病病毒中和抗体测定。狂犬病极大的威胁到相关人员的生命安全,在现阶段的医学发展中,狂犬病还无彻底治愈的特效药,结合WHO规定的狂犬病暴露后的预防和治疗措施,本文重点对其进行探究,用以探究狂犬病暴露后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