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公害菊米高产栽培及炒制技术介绍

来源 :2014中国风景园林学会菊花分会第二十三届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200909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浙江省遂昌县是国家经济林协会命名的"中国菊米之乡",菊米生产和食用已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元朝当地农民就有采集野生菊蕾炒制后代茶饮用的习俗.随着菊米显著的保健功能被人们的广泛认可,菊米饮品及深加工的前景十分广阔.本文结合当前无公害生产的要求,对菊米的植物学特性和环境条件要求作了简要分析,提出了菊米栽培(翻耕整地、育苗、移栽方法、密植、适施肥料、除草、打顶、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和炒制(摊青、杀青、烘干、分级、储藏)技术要点。
其他文献
提高目的基因的转植效率与可遗传效率是转基因鱼研制的关键点之一.本研究利用近年开发的金鱼转座子系统进行转基因斑马鱼的研制,探讨其在转基因鱼上应用的可行性.通过PCR方法,改造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pTgf2-EF1α-eGFP,将肌球蛋白轻链2启动子(mylz2)与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FP)定向插入其中,构建可在肌肉组织特异性表达红色荧光蛋白的Tgf2转座子供体质粒pTgf2-Mylz2-RFP.通
为研究皱纹盘鲍雌核发育二倍体的遗传学特性.实验采用全基因组扩增技术,对皱纹盘鲍雌核发育二倍体面盘幼虫的DNA进行了基因组扩增,分析了654个AFLP标记的遗传特性.结果显示,第二次分裂分离频率y的范围是0.00到0.96,其中23.9%的y值大于0.67,证明皱纹盘鲍中存在交叉干涉现象.654个AFLP标记平均重组率y为0.45,固定指数为0.55,说明减数分裂雌核发育是加快皱纹盘鲍基因纯合程度的
为探索带纹条鳎(Zebrias zebra)人工繁育技术,于2013年3月-5月,在浙江省象山县开展带纹条鳎亲鱼抓捕、驯养、性腺促熟、人工授精以及胚胎发育等工作,获得受精卵后运回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西闪试验场进行鱼苗培育工作.通过向象山港各码头渔民收购捕获的条鳎作为亲鱼.本次试验共收获条鳎亲鱼112尾,雌雄性比为42∶70.带纹条鳎个体绝对生殖力为33532~122928粒,平均为87777粒;相
为研究河蟹的生长特性,本文通过对大通湖(12万亩大水面),千亩湖(多个25亩池塘)河蟹的雌雄胸甲长,胸甲宽,胸甲厚与体重及河蟹可食部分研究,结果表明:胸甲宽与体重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公蟹的胸甲宽与体重线性关系为y=0.1336x+46.693,母蟹的胸甲宽与体重线性关系为y=0.1635x+45.019.而通过对大水面与池塘河蟹生长(主要是体重)研究,发现大水面养的河蟹体重要普遍高于池塘.通过对河
为了能更深入的研究和应用池塘养殖河蟹底层微孔曝气技术,通过定时、定距、分层采集试验河蟹池塘水质并测定其溶解氧来确定单个PVC盘状管能改善水中溶解氧的最大范围和效果,结果表明:PVC盘状作用范围为1-10米,而作用深度为水下一米。河蟹池塘底PVC盘间适宜间距为15-20米,增氧开机时间最好为凌晨4-6点,持续开机两个小时。
为研究河蟹、青虾、细鳞斜颌鲴和鳙健康养殖技术,2010年~2012年试验组累计15口池塘,120×667m2;对照组15口池塘,127.5×667m2.试验组(C组)与对照组(D组)在池塘改造、防逃设施、安装底部微孔增氧设备、水草种植、水质调控、饵料的投喂、日常管理等方面都保持一致,C组平均667m2放幼蟹1200只,青虾3500只,细鳞斜颌鲴50尾,鳙10尾;D组平均667m2只放幼蟹1200只
载脂蛋白CI(apolipoproteinCI, Apo-C-Ⅰ)对机体内脂肪酸的转运及代谢调节发挥着重要作用.实验采用PCR方法分别从建鲤(Cyprinuscarpiovar.jian)、荷包红鲤(Cyprinuscarpiovar.wuyuanensis)分离到2个载脂蛋白CI基因,长度分别为1010bp和996bp,ORF都为255bp,编码84个氨基酸,两序列ORF相似性为95%,和斑马鱼
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了不同生物量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对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生长的抑制效果.实验设置铜绿微囊藻的起始浓度为10℃cells/mL,分别加入C1 (103cells/cm3)、C2 (104cells/cm3)、C3 (l05cells/cm3)三个浓度的枯草芽孢杆菌,另设一组不加菌的藻液作为对照,每组设置3个平行.
拟穴青蟹育苗生产中为了节约成本,替换价格日渐增长的卤虫,实验采用海南当地轮虫池里优势桡足类长腹剑水溞(oithona SP)进行育苗及相关实验。结果显示,长腹剑水溞约200个/L (24h),300个/L(24h),500个/L及其以上时分别严重影响卤虫、轮虫的存活率及Z1的变态成活率;在Z3-Z4阶段,轮虫(20个/ml)、卤虫(10个/ml)与最佳的大小桡足类组(分别为1个/ml,3个/ml)
为确定斑节对虾养殖系统中生物絮团形成所需的最适碳源及添加量,实验选取葡萄糖、蔗糖、糖蜜3种碳源按C/N为20添加,筛选出最适碳源蔗糖,再以日投饲量的0、25、50、75、100%添加蔗糖.结果显示:(1)添加3种不同糖作为碳源均可以显著增加斑节对虾的特定生长率(p<0.05),而添加蔗糖可以显著增加斑节对虾的成活率(p<0.05);(2)添加75%的蔗糖组可以显著提高斑节对虾的特定生长率和成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