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导创新要素向产业一线聚集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来源 :科技部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D123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是科教资源大省,但众多的科研机构和科研人员与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结合得还不够紧密,雄厚的科教实力对湖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发挥得还不十分明显。为了把湖北的科教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不断创新科技工作机制,加强顶层设计和分类指导,积极探索建立技术创新体系的多种模式,加强计划引导和试点推动,大力实施“五大科技专项行动”,强化组织领导和协调推进,努力营造科技创新的政策环境,逐步建立了引导和促进创新要素向产业一线聚集的工作机制,初步形成了以企业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适应湖北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创新体系框架。
其他文献
“十一五”期间,蚌埠高新区始终秉承“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宗旨,紧抓“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机遇,坚持以创新促发展的思路,以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为抓手,发挥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激发院所企业活力,铸就内生发展动力,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和蚌埠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先行示范作用。
“十一五”时期,是南昌高新区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极不寻常的五年。五年来,全区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大开放为主战略,以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为核心战略,攻坚克难、善谋实干,最大程度降低了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特大雨雪冰冻灾害和洪涝灾害等带来的不利影响,保持了经济社会平稳快速发展的势头,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重大变化,为未来的发展积蓄了巨大的发展能量,成为南昌崛起的重要增长极、江西省科技创新的重要基
“十一五”期间,济宁高新区在科技部和省市党委、政府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下,始终坚持把体制机制作为最具竞争力的优势,以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科技创新、产业转型和环境优化,以体制机制创新打造创新之城、高新之城、生态之城、创业之城、和谐之城“五位一体”创新型国际化科技新城,积极探索内陆城市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创新之路。2010年,全区实现营业总收入1320亿元,增长32.3%;规模工业增加
佛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在1992年批准成立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之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并逐渐形成了以光电、电子信息、新材料、智能家电等特色产业竞相发展的产业格局,成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点区域和科技成果转化的示范区,为佛山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发挥了积极示范带动作用。
“十一五”期间,重庆高新区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02006-2020年)》要求,开拓创新、求实进取,“十一五”主要预期目标全部提前完成或超额完成,科技创新环境不断改善,科技创新能力切实提高,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辐射带动能力明显增强,为推动科技进步和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桂林国家高新区在“十一五”期间,在科技部的关怀和指导下,在广西区党委、区政府和桂林市委、市政府领导的支持下,坚决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的要求,遵循“四位一体”的工作指针,发扬“务实为本,开拓争先”的桂林高新区精神,紧紧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的宗旨,通过自主创新,发展高科技特色产业,同时,有效整合优势资源,将山水文化和高新文化有机
“十一五”时期,北京市深入贯彻落实科技部的决策部署,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引领作用,将服务国家科技创新战略与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全力实施“科技北京”行动计划,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批复精神,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保障了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圆满完成了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祝活动,有效应对了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顺利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科技发展的总
“十一五”期间,在科技部的关心指导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江苏科技工作按照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产业技术创新、企业自主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和基础研究等,科技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十一五”规划确立的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省科技创新在科学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
“十一五”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安徽省坚持把自主创新作为发展主战略,作为转变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的根本途径,大力实施创新推动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安徽,自主创新已成为全省发展大局的一大特色、一大品牌、一面旗帜。
“十一五”时期是浙江省科技事业大发展、自主创新能力大提升的五年。五年来,在科技部和浙江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下,全省科技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战略,紧紧围绕建设创新型省份和科技强省目标,全面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工作,坚持环境、项目、平台、人才“四位一体”工作布局,开拓创新,扎实工作,科技支撑引领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显著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