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的绿色建筑与技术一体化设计--以长沙梅溪湖绿建展示中心为例

来源 :第十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uxcic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绿色建筑设计需面对建筑本体需求和绿建评价标准要求等多方面.绿色建筑的实现须通过若干绿色技术的集成,但绿色技术不应刻意凸显自身存在,而应融入建筑整体环境,实现可持续的一体化设计.本文以长沙梅溪湖绿建展示中心为例(英国BREEAM和中国绿色三星双认证),探讨适用高效、新颖格致的可持续绿色建筑与技术一体化设计.其设计根植地域文化,集形象、采光、通风、遮阳、景观、灯光、能源等多方面于一体,体现有生命力可生长思想,为推进绿色建筑的科学发展提供可行性的参考和借鉴.
其他文献
自《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颁布以来,江苏地区拿到绿色建筑评价标识证书的项目数量越来越多,但是最高级别——三星级的绿色建筑还是凤毛麟角,江宁会展中心项目作为南京地区较早实施的三星级绿色公共建筑,根据江苏的绿色建筑和建筑节能工作的推进,充分结合了南京当地的特点,因地制宜地将土壤源+湖水源复合地源热泵系统、雨水回用系统、可调外遮阳笔等技术运用其中;同时还结合在绿色建筑咨询工作
装配式集装箱建筑具备工业化生产、材料使用可循环、施工周期短、建造过程可逆等诸多应用优势,且其成本造价低,适用范围广,它不仅是一项实用性很强的建筑新型技术,更是一种崭新建筑类型.本文在比较国内外发展现状的基础之上,剖析国内该领域现阶段的主要问题,分析其发展趋势,适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期对我国绿色建筑的健康发展有所裨益.
我国绿色建筑正处于高速发展时期,雨水收集利用作为绿色建筑基本的技术要求,目前正在进行大规模地推广应用.本文以长沙地区为代表,对近25年降雨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总结了地区年、月、日降雨特点及其对雨水收集系统的影响.采用逐日动态分析方法验证实际项目的实际运行效果,并结合投资回收周期提出了基于逐日动态分析的雨水收集利用系统设计方法.
本文介绍了2013年中美清洁能源联合研究中心(CERC)建筑节能(BEE)项目下进行的对中国超低能耗酒店的研究,识别超低能耗酒店的建筑结构、设备、节能技术、运行管理特征.本文还介绍了中国酒店能耗评价比对的方法和适用于中国、美国和其他地区实现建筑高能效的最佳实践.研究通过实际数据分析建筑实现高能效的影响推动因素,为决策者和业者提供基于实证的分析结果.
本文针对家用太阳能发电系统设计,以上海地区某家庭光伏发电项目为例,根据上海气象参数及具体用电情况,介绍了系统的设计方法及施工要求,包括光伏发电系统的选型、逆变器功率的选择、太阳能电池组件的选择和布置等,并进行了经济性分析,为家庭光伏发电用户提供参考.
居住区建筑作为新建建筑的主要组成部分,具有区别与其他建筑类型的显著特点,在绿色建筑实践上同样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本文使从绿色建筑发展的角度,对居住区建筑进行了简要分析,提出了居住区建筑实践绿色建筑应实现的四条基本目标,并为居住区绿色建筑发展提出部分建议.
根据中国村镇地区建筑实际情况,设计了一种采用全玻璃真空管太阳能空气集热器与土壤蓄热系统相结合的太阳能组合供热供暖系统,该系统的特点在于:1、解决了传统太阳能热水系统冬季防冻和非供暖季过热的问题;2、采用土壤蓄热降低了投资与施工成本;3、土壤蓄热主要通过地面辐射取热,与全部采用热风取热相比舒适性大大提高;4、可实现全年太阳能的有效利用.该系统造价较低,可有效减少常规能源的消耗,降低了二氧化碳、二氧化
随着中国绿色建筑繁荣的发展,绿色建筑体系逐步完善.建筑材料和建筑工业化是整个体系的必要组成部分.借鉴国外的经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在中国将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预制混凝土构件,尤其是预应力构件与传统现浇工艺相比的优势.通过装配式工艺可以使原材料和构件生命期能源消耗大量减低或得以有效控制,由此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但是,也必须解决装配式工艺中存在的关键技术,以示装配式混凝土结构具有更好的整体刚度和
水力平衡是空调水系统节能的重要手段,而实现全面的空调水系统的水力平衡,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水力平衡阀的正确运用.本文根据不同水力调节阀的功能特性,结合万达广场空调水系统的特点,综合考虑阀门选型指导意见,从而保证水力调节阀的对系统平衡作用的充分发挥.
本文主要针对上海某展览建筑空间的自然通风,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进行绿色建筑优化设计.针对建筑的室内空间特点,分析室内大空间自然通风走向和效果,优化建筑通风构件,强化室内自然通风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