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资源型企业主要包括石油、煤炭、天然气、黑色金属、有色金属、非金属采矿等。国有资源型企业是由国有资本控制的从事于资源行业的企业。资源型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对我国经济的增长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在我国经济领域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国有资本对于石油、煤炭等战略型行业保持着绝对控制,对于有色金属等关键领域保持着较强控制,国有企业在我国资源行业中具有绝对优势,占有重要地位。同时,整个资源行业的并购较为频繁,因此,研究国有资源型企业的并购状况对研究我国资源型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资源型企业长期以来行业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足。因为过度和集中进入,导致产能过剩严重,资源配置不合理,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产能退出机制不畅;商业模式难以提升;原料自给率低,依赖进口,受国际价格影响大;受资源出口国政策、法律等影响,进口资源面临不确定因素,对资源的控制力不强。生产技术落后,技术创新能力不足;随着国家环境标准不断提高,资源型企业面临的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进入“十三五”时期,资源型企业面临着转型发展的压力。矿产是资源型企业的核心资产,因此通过不断并购资源进行外延式扩张,是资源型企业的传统发展路径。驰宏锌锗在“十二五”期间,确立了“百亿弛宏、国际标杆”的战略愿景,先后进行了8次并购,8次并购成交对价约为68亿元。2011年到2015年,驰宏锌锗总资产迅速从92亿元增加到334.9亿元,公司通过并购不断扩张。这8次并购中,就并购公司和被并购公司的关系而言,有关联和非关联并购;就并购区域而言,有国内和国外并购;并购有不同的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和“现金+股权”的不同支付方式;就并购公司的财务情况而言,有财务状况好的,也有财务状况较差的;并购有对子公司的剩余股权收购,也有对非子公司的并购;并购资产有的已正常经营,有的还处于探矿阶段,探矿前景不确定;有高溢价和低溢价;并购后的资产有的能正常经营,有的并购资产因不符合国家行业标准而发生减值。总之,驰宏锌锗大规模集中的不同类型并购,是研究国有资源型企业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典型,有助于分析各种不同因素对国有资源型并购绩效的影响。同时,研究“十二五”时期驰宏锌锗并购绩效以及产能过剩机制的形成,为“十三五”时期资源型企业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以后的并购整合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对于驰宏锌锗绩效的研究分为短期绩效研究和长期绩效研究。通过事件研究法CAR(累积超额收益率)分析公司短期绩效。通过BHAR(购买并持有超额收益)和财务指标法研究公司长期绩效。研究发现,公司在“十二五”时期的并购对短期绩效有正的影响,但并购后,公司的长期绩效较差。就CAR(累积超额收益率)指标而言,并购对公司的短期绩效有正的影响,非关联并购较关联并购更被市场看好,国外并购较国内并购更被市场看好,子公司剩余股权收购较非子公司收购更被市场看好。就BHAR(购买并持有超额收益)指标而言,相比于还处于探矿阶段的被并购公司,并购已投产的被并购公司后其并购绩效更好。被并购公司已盈利,相比于还未盈利的被并购公司,其并购更被市场看好。关联并购的并购绩效好于非关联并购的并购绩效。国内并购绩效好于国外并购绩效。并购后未发生资产减值的并购,其并购较发生减值的并购更被市场看好。最后结合各项财务指标分析,发现影响公司的并购绩效的因素有宏观经济因素、政策因素、被并购公司探矿情况和财务状况等,因此,资源型企业在以后的并购中应该着重关注这些方面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