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骨质疏松症,主要是指骨量减少,骨结构改变及骨强度降低的一类疾病.根据发病的原因可以分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和继发性骨质疏松症.而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于原发性骨质疏松症Ⅱ型,又叫做退行性骨质疏松症,是生物衰老在骨骼方面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一种全身骨代谢障碍的退行性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引起老年性骨质丢失的主要因素有:性激素分泌减少,是导致骨质疏松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妇女绝经后雌激素水平下降,可使骨吸收增加:而雄激素也是调节骨代谢重要的激素之一,具有促进蛋白合成的作用,而且对骨基质的合成也有促进作用.钙调节激素的分泌失调,主要是降钙素、甲状旁腺激素及1,25-(OH)203的分泌失调,而消化功能降低所致的营养缺乏,户外运动减少等也是导致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传统医学认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属于"痿证"、"痹证"的范畴.究其原因,中医主要责之于肾虚、髓减、骨枯,笔者曾采用针灸督脉经穴为主,配以肾、脾、胃经等经穴为辅,通过针灸和艾灸达到健脾益肾,养骨增髓,强筋壮骨的作用,在临床上取得了较好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