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我科深静脉穿刺置管术后,给予预见性护理对深静脉导管堵塞发生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我科留置有深静脉置管的住院患者共42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男性13例,女性8例,平均年龄(48±12.1)岁,其中颈静脉置管14例,股静脉置管7例。对照组男性11例,女性10例,平均年龄(42±11.3)岁。其中颈静脉置管17例,股静脉置管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置管时间、堵管时间一般资料相比较,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进行感染防护,每日对管道常规进行封管,预防导管移位和堵塞。观察组在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1)感染防护:严格无菌操作,观察穿刺点有无红肿及渗血渗液。每隔一日对置管处敷贴进行更换,若有渗血渗液,随时更换。(2)认知干预:给患者及家属讲解深静脉置管的必要性、安全性和注意事项,让患者及家属充分认识到保护深静脉穿刺置管的重要性。(3)管道护理:妥善固定好深静脉置管,防止管道打折、受压、歪曲、变形。每日定时测量管道的长度,若有管道脱出,及时告知医生。(4)日常维护:每日指定一位护士对有深静脉置管的患者进行导管维护。在输液前予预充式导管冲洗器10ml对导管进行冲洗,并检查有无回血,判断管腔有无堵塞。若抽不出回血,不可强行冲管,防止导管破裂和栓塞的发生。在输液结束后,予肝素0.1ml加入生理盐水10ml中,予脉冲式的方法进行封管,边推边退针,让液体在管道内形成正压状态,起到有效的封管。(5)不在导管内进行输血和采集血标本,因血标本易导致导管回血产生血凝块,引起堵管。(6)防止血液反流:加强护士的责任心,在每次输完液后,及时更换液体,防止间隔时间过久,形成回血,产生血凝块,引起堵管。(7)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在输液前,仔细阅读药物的说明书,防止药物在导管内形成沉淀,引起堵管。特别是在输注脂肪乳等高渗液体时,及时予生理盐水冲管,防止堵管。(8)在治疗的间歇期,每日也应正常封管,检查管道是否通畅。结果观察组堵管率12.3%,对照组导管堵管率为30.8%,堵管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长期留置深静脉导管的患者实施预见性的堵管护理措施,可有效降低深静脉导管堵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