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应用叶酸、维生素B12对伴高同型半胱氨酸(HHcy)血症者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HHcy作为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高危因素,叶酸、维生素B12的作用主要在于降低血清中HHcy的含量,而他汀类药物对动脉粥样硬化进程有阻止、延缓甚至逆转的作用。方法:选择自2015年10月至2015年12月在承德市中心医院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有颈动脉斑块同时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体检者12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将体检者分为观察组(n=60)与对照组(n=60)。观察组: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晚一次;叶酸片5 mg,每日一次;维生素B12片0.5 mg,每日一次。对照组:单用阿托伐他汀钙片20 mg,每晚一次。治疗时间为12个月。分别记录两组患者以下指标;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2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后两组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3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后应用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两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IMT),并进行斑块类型评价,计算两组颈动脉斑块积分。4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后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叶酸及维生素B12水平。5治疗前、治疗6个月、治疗12个月后应用ELISA法测定两组血清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白细胞介素-8(IL-8)水平。结果:1治疗效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前TG、TC、LDL-C、HDL-C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TG、TC、LDL-C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HDL-C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TG、TC、LDL-C水平低于对照组,而HDL-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前IMT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IMT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IMT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不稳定斑块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随着治疗时间延长,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率显著下降(P<0.05),其中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不稳定斑块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Hcy、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cy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叶酸、维生素B1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血清Hcy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前MCP-1、IL-8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6个月、12个月后MCP-1、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观察组治疗6个月、12个月后MCP-1、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钙片联合应用叶酸、维生素B12能有效稳定伴HHcy血症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调节患者血脂血糖水平,延缓斑块进展。其治疗机制可能与叶酸及维生素B12能有效降低血清MCP-1、IL-8水平,从而抑制血管壁早期炎症损伤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