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而现在正在建设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存在着数据量小、维护量大、网络不稳定、安装调试复杂、自动化水平低等缺点,无法适应后期的高速免维护双向交互式操作的要求。本文结合现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围绕升级光纤通信系统、更新采集设备、研发交互式智能电表以及安装人机交互装置等内容,阐述了自动交互式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出 处】
:
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十二届青年学术会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发展方向是实现“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而现在正在建设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存在着数据量小、维护量大、网络不稳定、安装调试复杂、自动化水平低等缺点,无法适应后期的高速免维护双向交互式操作的要求。本文结合现有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围绕升级光纤通信系统、更新采集设备、研发交互式智能电表以及安装人机交互装置等内容,阐述了自动交互式用电信息采集系统的构建及应用。
其他文献
本文应用Aspen化工流程软件建立了MEA吸收电厂烟气中二氧化碳完整系统的稳态非平衡级模型,其中包含一个吸收塔和汽提塔。建立的非平衡级模型相比平衡级模型有更好的预测性能,并且和德州奥斯汀分校的试验结果更加吻合。基于建立的模型,对整个捕捉系统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流程参数研究。灵敏度仿真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调节回流比维持冷凝器温度不变能够使系统运行更加稳定,并对这种改进的控制策略进行稳态性能分析,这种改进控
谐波问题和无功功率问题是当今电力系统和用户共同面对的巨大挑战,很多情况下,即需要大容量的无功补偿要求,又需要进行谐波治理。本文讨论了APF和TSC综合补偿系统,简要介绍了APF和TSC的工作原理,给出了综合补偿系统的拓扑结构和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原理,对系统中的谐波电流检测和投切控制算法等关键算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文中最后给出了该系统在现场运行的波形,证明了该系统良好的运行性能。
随着特高压受端电网规模的日益扩大,电网结构中存在的电磁环网往往成为引起事故连锁反应的症结所在,故而进行特高压受端电网分层分区方案的研究刻不容缓。本文结合金字塔原理、先进的信息处理技术及数学方法,建立了特高压受端电网分层分区的金字塔模型和网络信息框架;并利用专家系统和网络现状分析系统推导出分层分区规划方案,形成了分层分区方案的量化论证体系,在此基础上实现了对最优分层分区方案的分布式论证,并通过算例分
在当前电网系统安全运行问题日趋尖锐和复杂的情况下,最优潮流计算已成为系统稳定性分析与优化不可或缺的基础。本文基于特征值分析、连续潮流以及暂态稳定性研究,结合自适应模糊神经推理系统及动态安全域最优潮流模型,对系统潮流进行优化、分析。并在IEEE 118节点标准测试系统上对所提最优潮流模型的实用性进行验证,验证结果表明该最优潮流安全域逼近技术可有效运用于电网的调度优化。
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配电网之后,传统的单电源辐射型配电网变为动态间歇性多电源分散式网络,同时,分布式电源馈出的短路电流与传统的交流同步电机相比存在较大差异,因此继电保护系统难以满足电网与分布式电源的安全运行要求。本文从高渗透率分布式电源接入智能配电网故障分析、继电保护、分布式电源本体保护与继电保护和自动重合闸装置的协调配合三个方面分析了分布式电源接入对配电网保护系统带来的影响,在评述了国内外研究
通过对AP1000汽机本体地脚螺栓安装施工工艺特点和管理重点与难点的分析,阐述过程控制和管理的措施。通过总结1#常规岛安装施工良好实践和经验反馈,优化2#常规岛安装施工管理。
针对于单轴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燃气轮机加速度监测系统故障进行排查,通过对加速度监测系统的测量回路整治和机组控制逻辑的优化,降低加速度监测失效可能性,以保证燃气轮机加速度这项参数真实有效地参与到机组保护和控制。
根据两相d-q旋转坐标系下双馈电机的数学模型,运用定子磁链定向控制理论,设计出双馈感应风力发电机(DFIG)的转子侧PWM变流器的控制策略,采用μ-ω型定子磁链观测器,实现了磁链的准确的测量,最后用MATLAB/Simlink搭建仿真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双馈电机的输出转速能很好的跟随给定值,实现了最大风能追踪,定子侧输出电能频率始终不变,实现了系统的变速恒频运行,验证了该控制策略正确性。
本公司以燃烧神华集团煤炭(神混、准格尔、石炭)为主。由于各种因素影响,公司的运煤方式为铁路、海运船煤结合,优质煤与褐煤同时混配燃用,增加了输煤系统输运负担,褐煤自身特点严重影响机组稳定运行。结合系统结构分析锅炉特性,研究运行方案,充分利用露天储煤场存放的特点,对煤场斗轮机设备进行改造。对煤种堆存进行优化,并对煤堆进行封闭苫盖,保证掺烧用煤的稳定性;多种方式手段的结合运用,优化输煤运行方式,探索褐煤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架空输电线路用导线,它具有重量轻、热膨胀系数小、强度高、载流量大、耐高温、低弛度、耐腐蚀、低线损等特点。国外技术研发与应用较为成熟,而国内近几年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对碳纤维复合芯导线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潜在的应用市场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