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体内释药特性实验研究

来源 :第二届全国骨科修复与移植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llsto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目的是研究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体内释药特性,介绍了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系统的制备过程,探讨了聚癸二酸酐生物相容性实验,分析了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缓释制剂体内降解实验,实验表明,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制剂是一种成本很低的局部抗生素植入制剂,并且聚癸二酸酐是一种无毒、无致畸,组织相容性好,可被机体完全降解的一种生物材料,具有良好的载药及药物缓释能力。加替沙星-聚癸二酸酐局部缓释制剂体内释药平稳,并且可持续30天。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椎管内结核瘤的临床与影像学特点,选择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例椎管内结核瘤的临床特点,并结合国外资料探讨椎管内结核瘤的诊断与治疗.结果与结论: 椎管内结核瘤常继发于肺结核或肺外结核,表现为亚急性脊髓压迫伴神经功能损害,MRI表现为T2WI颇为特征,为低或等信号,或为典型的“靶征”,增强后呈环状强化.手术加抗结核药物是有效的治疗手段.
本文介绍了2004年3月~2008年3月,某院采用前路病灶清除、髂骨植骨、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腰椎结核36例的过程以及效果。
目的: 总结196例胸腰椎脊柱结核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 自1994年以来共收治胸腰段脊柱结核196例,采用单纯病灶清除术36例,病灶清除加植骨术104例,植骨内固定术56例.男84例,女112例.年龄2~56岁,平均34岁.病程3~48个月,平均18个月.早期患者行单纯病灶清除术,2001年前多为病灶清除加椎间植骨术,2001年之后开始施行前路或侧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内固定术.结果: 2001年前未
脊柱结核是一个危害人民健康较大和疾病负担比很重的疾病,约占全身骨关节结核的50%~75%。如诊治不当,可有较高的致残率。最有效的脊柱结核外科治疗是在应用规范抗痨药物的基础上,施行前路病灶彻底切除,自体骨植骨融合,前路或后路内固定手术,这使脊柱结核的治愈率明显提高。该手术强调病灶清除要彻底,应该清除包括所有感染的骨和肉芽组织。如果病灶清除得不彻底,就会成为结核复发的主要原因。然而在手术中,术者可以明
目的: 建立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P-HPLC)测定脊柱结核患者病椎组织中异烟肼的浓度.方法: 色谱柱为Hypersil ODS C18(150mm×4.6 mm),以0.02 mol·L1 KH2PO4(pH=4.0)-乙腈(70:30,v/v)为流动相,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340nm.结果: 在0.024~0.75 ug·g-1骨匀浆(相当于骨浓度0.24~7.5ug·g1)范围内
目的: 探索利用H37Rv结核标准菌株用于豚鼠膝关节滑膜结核病理模型构建的方法.方法: 对经过福氏佐剂免疫和致敏的豚鼠,行膝关节腔H37Rv菌株两种菌量(1×107/ml,50ul及100ul)的注射感染,观察豚鼠感染结核菌后膝关节滑膜组织及关节软骨与骨的病理变化,并行膝关节滑膜集菌培养.结果: 豚鼠膝关节在行两种菌量的H37Rv菌株感染后,局部肿胀均较明显,但动物的全身反应都较轻微.两组动物的膝
目的: 通过对141例脊柱结核病人的影像学和临床表现综合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以提高脊柱结核的诊断率材料本组141例病人中有合并发热、盗汗、消瘦、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有合并其他部位结核病人,也有疼痛及合并窦道形成的病人,其中包括颈椎、胸椎、胸腰段、腰椎、骶椎及椎弓结核病人方法所有患者均绝对卧床,并正规抗痨治疗,待血沉下降、全身中毒症状消失、其他部位结核得到控制,即行手术治疗.并于术前术后均查平片
目的: 建立一种简便实用的脊柱结核分型方法,评价其对临床治疗的指导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236例随访1年以上脊柱结核,根据临床表现分为急性期和慢性期,再根据有无神经症状和体征分为有神经受累型和无神经受累型,再分为病灶活动和病灶稳定亚型.统计各型所占比例及其治疗方法和临床结果.结果: 236例中有187例接受了外科治疗,包括微创、微创结合开放手术和开放手术.145例无神经压迫症状的患者96.5%获
目的: 根据两组大样本数据的对照研究,探讨50年来脊柱结核的发展.方法: 对比研究两组的两组的年龄构成比、截瘫患者年龄构成比、各个椎体受累的发生率、截瘫患者椎体受累发生率、脊柱外结核的发生情况、外科治疗的方法、单纯脊柱结核治疗结果、合并截瘫患者的治疗结果.结果: 50年脊柱结核方方面面已经发生明显变化,患者年龄构成已经发生明显变化,高龄患者明显增多.多系统多部位结核病明显减少,老年性合并症明显增加
本文在病理形态学的基础上,从免疫病理的角度,分析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FADD及BCL-2的表达及分布特点,从中了解上述因子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的调节作用及相互关系。最终通过骨细胞凋亡检测,进一步探讨骨细胞生存或死亡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中所起的作用,来探讨创伤性股骨头坏死发生骨细胞凋亡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