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一种更为简便的托槽再粘结方法,为进一步开展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选择59例托槽脱落的患者(均为依从性较好,托槽初次脱落的患者,且该牙没有发生明显移动,弓丝没有发生变形),按2种不同再粘结方法分为2组。直至治疗完成,若该位置托槽再次脱落则予以记录。并将结果导入SPSS 18.0进行统计分析。组1(30例)采用传统方法进行托槽再粘结:对托槽底板进行喷砂处理,去除牙面残余粘结剂,清洁酸蚀牙面,采用3M Transbond粘结剂搭配Transbond MIP耐湿性处理剂进行再粘结。组2(29例)不去除托槽底板和牙面的粘结剂。直接在托槽底板和牙面间进行冲洗及酸蚀处理,采用3M Transbond Supreme LV高流动性粘结剂搭配Transbond MIP耐湿性处理剂进行再粘结。结果:组1再次发生脱落2例,组2再次发生脱落2例。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托槽再次粘结位置精确,再粘结强度与传统再粘结方法相当。尤其适合粗丝阶段发生托槽脱落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