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传统的气井井筒温度计算方法中,对于从地下恒温层至地表之间的变温段井筒的温度场分布规律未加重视,所采用的近似计算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地表温度随季节和气候变化对井筒内流体温度的较大影响,从而降低了井筒流体相态分布以及水合物预测等相关研究的计算精度.本文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出发,在充分考虑地表空气流动速度和气温变化等客观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气井在变温段的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模型,该模型使用地下变温段非
【机 构】
: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102249;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工程技术研究院,河南濮阳457001
【出 处】
:
第二届中国工程院/国家能源局能源论坛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气井井筒温度计算方法中,对于从地下恒温层至地表之间的变温段井筒的温度场分布规律未加重视,所采用的近似计算方法不能准确反映地表温度随季节和气候变化对井筒内流体温度的较大影响,从而降低了井筒流体相态分布以及水合物预测等相关研究的计算精度.本文从质量守恒和能量守恒的基本原理出发,在充分考虑地表空气流动速度和气温变化等客观影响的基础上,建立了气井在变温段的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模型,该模型使用地下变温段非线性时变温度场作为求解条件,有效地提高了流体温度在变温段的计算精度.该模型的可靠性在国内某气田的试井资料解释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其他文献
以提高物质和能量综合利用效率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为目的,将传统上以煤为原料、分别单独生产电力和化工品的工艺过程有机耦合在一起,所形成的新型电力和洁净燃料联合生产系统称为多联产(能源)系统.近年来,多联产是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业内行家认为"多联产是煤化工的发展方向".但对于多联产是什么,有不同的描述方法.本文在总结国内外多联产系统研究及示范装置运行情况综述的基础上,对多联产系统的分类和定义进行了探讨.多
我国已进入常规与非常规油气勘探并重阶段,找油找气正不断突破生烃最高温度、储层最小孔喉、聚集最大深度"3个极限",亟需形成新形势下的油气勘探理论技术.本文提出油气资源常规-非常规"有序聚集"理论新认识,形成了以5类大油气区为核心的油气地质认识与关键技术.前陆冲断带以"富烃坳陷前陆冲断带构造圈闭群与区域盐盖层配置"为地质认识核心,"宽线大组合地震采集"为关键技术,推动了库车2万亿方级构造型大气区快速发
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资源丰富,经过多年的技术攻关已成功勘探开发了以姬塬、华庆为代表的超低渗透油藏,实现了储层渗透率0.3mD以上油藏的有效动用,依据盆地勘探开发实际,首次提出了鄂尔多斯盆地致密油藏是特指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0.3mD的油藏(覆压条件下为0.03mD),其赋存于油页岩及其互层共生的致密砂岩储层之中、石油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油藏,包括致密砂岩油藏和页岩油藏两大类,主要分布在湖盆中部的长
近年来,我国主力油田已逐步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期,新发现石油储量品质逐年变差,因此大幅度提高已开发油田采收率已经成为保障国内原油产量稳步增长的重大战略选择.依托国家973、863计划和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项目,经过多年理论技术研究与应用,我国陆上油田已基本形成化学驱、稠油热采、注气、微生物驱为主的提高采收率理论技术系列,"十一五"末年增产原油2500万t以上.总体来看,化学驱油技术中聚合物驱已实现工
"十一五"以来油气藏描述为我国原油稳产和天然气快速上产发挥了重要的技术支撑作用.我国油气藏类型多样,所处的开发阶段和主体开发技术各不相同,对油气藏描述提出了更多挑战.定量地质学的不断发展、获取资料的新技术手段、多学科技术的综合应用和新的地质建模技术、油气藏描述的规范化代表了油气藏描述的技术方向.在油气藏描述应用实践过程中,针对油气藏的地质特征和所处开发阶段的生产需求,逐步积累形成了不同类型油气藏描
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问题愈显突出,尤其是全球性的温室效应愈加严重,进行节能减排迫在眉睫.鉴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利用CO2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对碳排放进行处理,更符合我国环保和经济的双重需要.我国陆上油田高含水和低渗的勘探开发现状为CO2驱提高采收率技术提供了广阔的空间,CO2驱数值模拟正是此项技术的关键手段,因而对CO2驱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并分类描述十分必要,对此目前国内外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在广泛调研国
CO2驱是提高采收率的有效手段,CO2混相驱可以更大程度提高石油采收率.最小混相压力(MMP)是评定CO2驱能否实现混相的关键参数.笔者分析了系线法和混合单元法中确定最小混相压力的不稳定因素,考虑了CO2与原油多次接触的过程,得到了多次接触特性线,并分析了CO2驱混相过程的多次接触特性线的特征,考虑温度、原油组成等因素影响建立了多次接触特性线最小值预测关联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预测最小混相压力
内源微生物驱油技术在注水井注入营养物,必要时混入空气,通过激活、调控油藏中原有的微生物群落,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该技术自2001年在大港油田试验见效后,主要应用于中高温高含水油藏.新疆油田六中区为普通稠油、低温砾岩油藏,在油藏地质研究、开发状况以及室内营养剂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该油藏注入营养物、空气的试验方案,进行了为期2年的现场试验.现场动态监测与生产动态跟踪结果表明:油藏深部内源菌已被显著激
在非混相压力条件下,进行CO2驱油实验,研究气相和油相中各种组分的变化特点.通过引入二氧化碳驱替线速度概念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发现CO2与原油作用过程中存在一个驱替前缘影响区域,气/油组分均呈现出特殊规律.由计算的CO2扩散线速度变化数据,定量验证了CO2抽提作用是驱替前缘影响区域存在的主要原因.通过CO2驱油试验区的检查井资料,验证了CO2驱替时的组分分析理论,研究成果可为辨识油藏CO2驱替
针对新疆风城浅层超稠油油藏埋藏浅、原油黏度高,普通注蒸汽技术开发经济可行性差等特点,开展了该油藏采用双水平井SAGD开发的三维比例物理模拟实验,揭示了SAGD蒸汽腔发育规律与SAGD开发的经济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风城重32、重37井区共计12个SAGD井组的油藏工程优化设计与开发方案部署.两个试验区于2008年底陆续开始SAGD循环预热,并于2009年陆续转入SAGD生产.在循环预热及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