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界面和体内电荷积累对填充因子的影响

来源 :第八届全国暨华人有机分子和聚合物发光与光电特性学术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baba66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机太阳能电池中自由电荷可以在活性层体内和有机/电极界面处积累,改变电极对电荷的收集效率进而影响填充因子[1,2].本文主要通过不同光激发强度下电流-电压和电容-电压特性测量研究有机太阳能电池中电荷积累对填充因子的影响.实验发现,随着光激发强度的增强,非退火PBTTPD∶PCBM器件的填充因子表现出非单调性的变化:先增加后降低;而通过退火改善PBTTPD∶PCBM薄膜形貌可以导致填充因子随光激发强度单调性变化:提高光激发强度会持续降低填充因子.
其他文献
Organic based resistive memory device has been considered a very promising candidate for the future non-volatile information storage device.Their resistive switching mechanism is still controversial a
会议
Ir(2-phq)3 has been reported as red phosphorescent material, with the emission wavelength at 600 nm.Inhere, 4-Methyl-2-phenyl quinolinethe was used as auxiliary ligands, by introducing into pyrazole d
会议
我们设计了一种基于富勒烯(C60)/酞菁铜(Cupc)光伏型连接层的叠层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电荷产生层能吸收部分由发射区辐射的光子,然后形成激子,在PN异质结界面解离成自由电荷而没有势垒,使得器件拥有更低的驱动电压和更好的电荷平衡.器件的效率随着电流密度的增加而迅速上升,甚至超越了单发射层器件的两倍,并且器件衰减更加缓慢.器件整个发光过程是正向循环的,提高了内部辐射的利用率和叠层器件的整体性能.
会议
基于聚合物材料的太阳电池采用湿法成膜的方法可以廉价大面积制造有机薄膜和器件,作为一种新型电能转换技术近年来在国际上引起了广泛和关注.和以硅为代表的无机太阳电池材料相比,聚合物材料来源广泛,并且可通对材料的元素组成和分子结构的设计,有效的调节材料的能带结构、载流子迁移率,光学参数、吸收光谱等性能,使之满足制备高效太阳电池所需的条件.
会议
Since 2005, research on synthesis and performance of copolymers derived from poly(9,9-dioctyl)fluorine (PFO) had been hot point owing to their potential utilization in white-light OLED.It has been ide
会议
有机小分子太阳能电池材料具有易纯化,单分散等特点在近年来取得很大的进展.本文采用5,5-联[c][1,2,5]苯并噻唑为中心核单元,制备出具有不同侧链长度的有机电子给体材料DFTBT和SFTBT,其化学结构如图l所示.通过与PC71BM共混,SFTBT展现出较高的器件性能,开路电压Voc=1.08V,短路电流Jsc=6.75 mA/cm2,填充因子FF=0.43,PCE=3.14%;DFTBT的器
会议
有机光电器件中的非线性光电过程,如单线态裂变(Singlet fission,SF)和三线态,三线态反应(TTA)等过程近期引起了广泛的研究兴趣[2].三线态-三线态反应(TTA)可实现低光强下的上转换,突破了无机材料在高激发光强度才能实现该过程的限制.而SF过程突破了光电器件100%内量子效率的限制,可用于制备高效率的有机光电器件.SF过程是一个多激子产生的过程:材料吸收一个光子产生一个单线态激
会议
本文通过光吸收和光诱导电容-电压(C-V)实验手段研究形貌变化(热退火)对P3HT:PCBM器件内部电极化的影响.我们发现:i)热退火增加P3HT:PCBM混合薄膜的光吸收强度.由于退火前后薄膜厚度基本不变,光吸收强度增加本质上反映给体受体结构吸收系数的增加.ii)热退火可以增加聚合物P3HT结晶和受体分子PCBM的聚集,以此增加分子链间和分子内库仑相互作用,改善给体受体交叉互穿网络,提高器件性能
近年来,基于有机小分子的纳微米结构越来越备受瞩目,如纳米线,纳米粒子,纳米带以及纳米管等.这类纳微米结构具有许多优点使得它们在生物标记、非线性光学、传感和信息存储等领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我们合成了一种新颖的元黄素衍生物10,12-dichloroQuino [5,6-b][1,7]phenanthroline] (DC1QPA),其结构如下图1,如图2中的荧光显微镜照片所示,它在晶态下表现出微弱的
会议
近年来,由于在有机光电领域的潜在应用,具有多环共轭刚性骨架的有机半导体引起了人们很大的兴趣[1].而并环拓展常见染料分子的π-体系是构筑新型共轭骨架一种十分直接有效的方法.喹吖啶酮(quinacridone,QA)及其衍生物是一类广泛应用的有机染料,并在分子组装、化学传感、特别是有机光电领域显示出良好的性能[2].
会议